第2章 第2章(1 / 3)

沈雅彤倏地起身,連外裳都還沒來得及套上,便急匆匆就要出門,好在蘇嬤嬤及時攔住了她,並使喚青梅從屏風上取下外裳和披風,輕柔地替她穿上。

蘇嬤嬤邊穿邊在她耳邊嘮叨著:“郎主那邊有李嬤嬤和紅梅她們侍候著,再急也不急於這一時半刻。”

“娘子再過兩年便要及笄了,這急躁的性子要改一改才是。”

若是前世裏,沈雅彤定是極不耐煩她的話,而經曆過一世的死生顛簸後,蘇嬤嬤的話仿佛是寒冬裏的一股暖流,仔細護養著她那捧早就被寒透了的心。

直到蘇嬤嬤將將替她穿好外裳與披風,她依舊沉浸在這暖流中,神情也變得呆滯了些許。

蘇嬤嬤以為她不耐煩了,隻好忍去滿腔的嘮叨,話更柔和了,“奴同娘子一道去。”

沈雅彤收回神思,乖巧沉默地點了點頭,便任由蘇嬤嬤虛虛地攙扶著,往沈平昌的院子趕。

沈平昌對沈雅彤的母親白氏很是愛重,聽蘇嬤嬤說,當年為了迎娶白家五娘,他幾乎散盡家財為白氏建了這麼一座院子。

因是白氏喜歡梅花,便取名梅香苑。

府上那些貼身侍候的侍婢也都被以“梅”賜名,她身邊便有三個,青梅、秀梅、煙梅。

自白氏去世之後,沈平昌一直著人料理著梅香苑,院中嶙峋的怪石、花草陳設,都幾乎與白氏在時一模一樣。

梅香苑統共兩進,雖不大,但卻十分精致,特別是照壁上雕刻的一片梅花林,簡直栩栩如生仿佛活了一般。

聽蘇嬤嬤說,照壁上那片活靈活現的梅花林乃白氏親手所畫,沈平昌親手雕刻。

這便足以證明沈平昌對白氏的愛重,遠勝過於他們這些子女了。

人這一生總有一個“最”字,沈平昌的“最”落在了白氏身上,而前世裏,她的“最”字落在了韓宿身上。

沈雅彤苦澀一笑,兩人經過照壁,穿過院中梅林,隨著蘇嬤嬤直入內院。

院外圍著好些侍婢奴仆,他們臉上個個麵露喜悅,甚至有幾個小廝竟是喜極而泣。

其中有一個暗裏紋繡直裰的男子,立在人群中央,原本端正的發髻此時也被歪歪地耷拉在一旁,他時不時地焦急往屋子裏望,又時不時地低著頭,也不知在嘀咕著什麼。

有人說了句三娘來了,那男子迅速直起身,直到確認來者,便匆忙走進前來。

“三娘,你總算來了,你快進去瞧瞧。”

饒是院子裏時刻飄著藥味兒,依舊未曾攔住迎麵隨風而至的淡淡酒味,沈雅彤神色一滯。

白氏生了三個孩子,長子沈驁自沈平昌不愛打理家世以來,便一頭紮進沈家的生意裏,去年年初還在京都盤下了一家鋪子,而今遠在千裏之外。

次子沈峰,沒有沈驁那般決絕擔當,也沒有祖上的詩書情懷,高不成低不就,仗著家有父兄,便整日裏遛狗鬥雞,整一個紈絝。

前年沈平昌給他說了門親事,想著成了親他會有所收斂。

對方是禹州楊家的小女兒,沈家與楊家也算得上是世交,雖然沈峰看起來一無長處,但看在沈平昌的麵子上,還是將女兒嫁了過來。

成親之後沈峰也果然有了些改變,不再無所事事當個自由紈絝,而是開始學習算賬,但好景不長,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不過半年他就熬不住了。

楊家女兒是個處處要強的性子,當初沈平昌就是看上了她這個性子,才想著求娶她進門以好好管束沈峰。

可她見自己如此努力丈夫依舊扶不起,頭腦一熱便三天兩頭在院子裏與他鬧,惹得沈府幾乎每個月總有那麼幾日雞犬不寧。

看眼前二兄的模樣,沈雅彤斷定,她的這位二嫂嫂定又同他大鬧了一頓,府上並未如往常般雞犬不寧,想來二嫂嫂應該收拾東西回娘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