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皇後拉著郭夫人說了好一會兒話,以示對這門婚事的重視,便放她們去杏花苑看戲了。
去杏花苑的路上,齊靜蘭攙扶著郭夫人,在她耳邊低聲說道:“母親,看方才六皇子的態度,似乎對這門親事不怎麼上心。”
郭夫人倒是不在意回道:“六皇子是人中之龍,知道陛下安排這門婚事的用意。他就算是不喜歡若水,也絕不會苛待她。”
郭夫人太知道他們這些皇子的作風。
因為郭若雪當太子妃的這些年,就是這麼度過的。對那些皇子而言,娶郭家的女兒,就相當於是與郭家的權勢擬了契約一般。
他們需要的是權勢,是助力。
誰嫁給他們,成為妻子,都不會改變他們的野心。
對於這一點,郭夫人看得太透了。
不明真相的齊靜蘭,還隻當現在的郭若水還是那個不諳世事的郭九小姐。她怕今日六皇子對她態度,讓她又起了小性子。
齊靜蘭悄悄地回頭看了一眼蘇青。
哪知蘇青一臉淡然地回望向她,問道:“嫂嫂怎麼了?”
齊靜蘭搖頭,碎碎地囑咐道:“一會去了後院子,見到世家的小姐們,你切莫失了規矩。”
蘇青淡淡地笑了:“是,若水省得。”
確如李嬤嬤所言,今日裏杏花苑裏,到處都是穿著豔麗的世家小姐。
她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或是用扇子半遮著臉,指著身側一片粉白的杏花,低聲笑語。或是在湖水的邊漫步,聽著水中央,戲台之上傳來的嫋嫋之音。又或者望向園子的門口,獨自坐在某處是桌前,好似在等待什麼一般。
三五成群,有說有笑,竟比這杏花苑裏的杏花更加喧鬧。
蘇青其實很不擅長應付這些世家小姐。但好在郭府九小姐惡名在外,不曾與這些世家小姐有過深得往來,她才能跟著郭夫人一直走到觀戲的水榭,不被人攔住。
這杏花苑建造的極巧。
就說這湖中央的戲台子占地極廣,單就沿圈分了六個戲台子。台子與台子之間用假山與草木隔絕開來,形成一個閉合的圓。又在湖邊岸上,構建了近幾十處觀戲的亭子。
每當後宮有重大節慶活動,參加人數眾多如今日這般。
湖中央六個戲台便分了六個戲班子,一齊演一出戲。
六道聲音彙合在一處,向湖周圍的幾十處觀戲的亭子擴散,戲樂之聲嘹亮而悠長。
無論是坐在湖邊的哪個亭子裏,都能從正麵瞧見湖中央的戲。
即讓後宮的娘娘們不受世家小姐們的聒噪,又能讓前來觀禮的誥命夫人們也能坐在正席上好好地看戲。
可見工部在修這座園子的時候,著實是下了一番功夫。
郭夫人與齊靜蘭被李嬤嬤單獨引到了一個觀戲亭,三人落座之後,郭夫人看向蘇青:“你若覺得無趣,可在周圍的花圃裏走走。”
蘇青本不想應下,可是一想郭若水本就是坐不住的性子,哪怕再有人教導著規矩,麵對這種場合也不可能老老實實的。
為了不讓齊靜蘭看出破綻,蘇青立即裝出一副興奮的模樣:“真的?母親願意放我出去玩兒?”
郭夫人見蘇青伶俐,知道她的意思,垮下了臉唬著:“今日可不許鬧出什麼岔子。”
蘇青連忙站起身來,笑開了花道:“是,女兒去去就來!”
然後拎起裙角,出了亭子,消失在了杏花之後。
既然不是出於本意出來遊玩,蘇青自然也不願意去那些世家小姐聚集的地方。一來她本就不是真的郭九小姐,與那些世家小姐並不熟。二來她深諳說得越多錯的越多的道理。
難得進宮來到這麼朵豔的地方,倒不如自己尋一個地方,賞賞花也是好的。
好在這杏花苑是真的夠大,中央戲台之外還有十幾個花圃園子。今日這些小姐進到後宮來是為了許安桐與許安歸,所以她們全部都聚集在戲台子周圍,以盼那兩個人來得時候可以多看自己一眼。
中央戲台之外的花圃園子,竟然安靜的像另一片天地。
進了宮以後,世家小姐身邊都跟了一位小宮女。這些宮女教導的極好,隻是遠遠地跟著,卻不多事。
跟在蘇青身邊的,便是李嬤嬤的親孫女,桃紅。
桃紅見蘇青隨便逛到一處花圃園子,便坐在了水塘邊的亭子裏趴在圍欄上看著水裏的魚兒,自己就守在了園子門口。
水亭的側麵是一排假山,怪石嶙峋,造型甚是奇特。
蘇青看著覺得有趣,不想耳邊卻傳來了一些細碎的響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