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一個悲傷的事實……
但江深也沒辦法,誰讓這姑娘天生自來熟,對自己上下其手,作為一個生理健康和心理都健康的青壯年,江深覺得自己的表現是極為正常的。
咳咳……
這波隻能說是太從心了……
不過,經過再三教育,江深對盛海菱也放心了不少。
至少,盛海菱和他幾乎形影不離,就算讓她離開自己身邊,她都會不情願發脾氣的那種。
有江深在一旁盯著,他也多少起到了監督的作用。
起碼盛海菱不敢再肆意妄為了,現在的荒唐舉措,頂多就是小打小鬧,原則性問題,已經沒有再發生過了……
相較於為了和他永不分離,因此萌生了吃掉他,合二為一的念頭,現在的表演一下書畫,算得了什麼?
盡管這些書畫作品完成出來,挺那啥的,但也比暴走行為強多了……
更何況,盛海菱有一點說得非常正確。
《金瓶梅》,其實是一本空前的具有文學內涵的名著,隻是為了引發人們深思,揭開社會黑暗才會描述那些富有顏色的內容。
但歸根結底,它都是一本偉大的文學名著,並非所謂的那啥啥小黃文。
隻是,由於那些顏色內容的聲名遠播,廣泛流傳,大眾對這本名著的印象,總是變得奇奇怪怪的。
難免一提起這本書,思想就會忍不住浮想聯翩。
這並不是這本書的錯,而是社會發展的奇特性導致的。
畢竟,現在連一些正常詞語和成語都會演變得稀奇古怪,內涵獨特,關於這本書的印象變歪了,想一想也極為正常。
什麼“日久生情”這類成語,已經長歪了……
每次看到小說裏有這個詞,江深總會思想發散到了那方麵之上。
並不是他有問題,而是網友很有問題……
想當初,他也是一個極其單純的男生,隻是喜歡看看小說消遣一番罷了,自從,某個看書網站出現了章節說這個功能後,一切都變了……
一開始,江深對這個章節說的功能還覺得十分新奇。
每每看到一個段落的後邊,總會出現一個小框框,他都喜歡點進去,看看其他讀者的看法。
然後,以前三四分鍾可以看完的一章兩千字,逐漸拉長到了十分鍾……
再然後,思想也開始變得詭異了許多。
在那個所謂的章節說功能裏,江深見識到了許多奇奇怪怪的看法。
其中,某些以前很正常,但總是被網友歪曲成各種各樣奇怪意思的詞語和句子,就顯得格外顯眼了。
關於這方麵的討論,永遠是經久不衰的。
對於這種新奇的成語切入方式,江深一開始感到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原來還能這樣?
起初,江深對此十分感興趣。
到後來,越看,江深就發現自己也開始便壞了,別人還沒開始說,看到某些詞,就學會了自發向歪處聯想。
意識到這一點,江深也很無奈。
這並不是他的錯,要怪,就怪那些讀者吧!
他麼怎麼能那麼有才呢?
不對勁……
所以,單單是這些正常的詞語和句子,到了現在的社會,都會扭曲成這樣,所以,《金瓶梅》小黃文的名聲赫赫有名,自然是不稀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