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第20章 跟皇帝抓魚(2 / 3)

沒人不喜歡千年人參,大夫更甚。

這一趟他不算白跑。

葉初棠等著宋青之回來後,追問他蕭晏的病情。

“你是人麼?我答應他們不能對外人講,你要是現在承認你不是人,我就告訴你。”宋青之公事公辦道。

葉初棠:“切,不聽了。”

為了一個男人,自己不做人?這可不是她風格。

反正他是皇帝,什麼好藥好大夫都有,也用不著她多餘操心。

葉初棠拾掇妥當,就去向陽村參加社日。

社日是農戶們為了向農神祈福而舉行的祭祀社稷之日。社為土地之主,稷為五穀之長。每年社日祭祀有兩次,分別在仲春和仲秋之時。1

葉初棠抵達向陽村的時候,向陽村的社壇已經布置好了。位置就在村外二裏處一棵最高大的桑樹之下,因為做了社壇,那麼這顆桑樹也會隨之改變稱呼,被稱之為社樹,是神的象征。村裏四鄰都會聚集於此,在樹下結社,搭建臨時的屋棚,釀酒,屠宰牲畜,以祭拜社神。2

整個向陽村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盡數在此,場麵熱熱鬧鬧,十分祥和喜慶。向陽村位處在交通要道上,平常會有過路人經過這裏。今日祭祀的時候偶爾會有路人湊過來熱鬧,他們也十分歡迎。

葉初棠算是向陽村的常客了,以前她常去楊二娘家吃豬皮麵,村裏偶爾有誰家遇急事有困難了,她也會出手相助。所以村子裏人都認識葉初棠,都很歡迎葉初棠的到來。

祭祀結束後,大家就開始烹飪祭祀所用牲畜家禽,豬、羊、雞鴨魚等等。各家各自起灶,各展所長,煎炒烹炸各有各樣的做法,到時候再彙總到一起來吃,場麵比之前更熱鬧。

偶有一陣山風來,風前、風中和風後帶來的香味都不一樣,但每一種都聞著叫人流口水。

“棠棠姐帶我們去抓魚呀?”

楊二娘的小女兒妞妞今年剛六歲,長著胖乎乎的一張小圓臉,聲音特別甜。

她在村裏有好幾位小夥伴,今日都湊齊了。

於是就有六名頭紮著小髻子的女童,仰頭望著葉初棠,央求她帶著她們去抓魚。

“這你們可問對人了,我小時候可會抓魚了!去拿個大筐來,小筐不要啊,不夠裝!”

女童們真都信了葉初棠的話,六個人一起搬了大筐來,跟著葉初棠去了不遠處的小溪邊抓魚。

葉初棠今日特意穿了窄袖衣裳來,抓魚不算麻煩。女童們嘰嘰喳喳喊著這有魚,那有魚,葉初棠左右開工,特別忙活。

河裏的魚真不算不少,她帶六名女童河邊折騰了兩炷香的工夫,鞋子濕透了,魚一條都沒撈到。

楊二娘開始喊她們去吃飯。

女童們圍著大筐,用黑葡萄一般的眼珠兒直勾勾看著葉初棠,“棠棠姐,這筐是不是白準備了?”

熙春在旁掩嘴偷笑。

“不白準備,我是因為沒吃飽肚子,手才不靈活。等一會兒吃飽了,咱們再抓。”

“好誒!”孩子們起哄答應,都乖乖地跑回去吃飯。

葉初棠擦了擦手,幹脆在河邊找了塊石頭坐下歇著。

熙春將從楊二娘手裏接來的燉肉和豆腐羊肉丸子送到了葉初棠跟前。

農家食物做的都比較簡單,食材都是簡單混合之後隻加薑鹽調味來烹飪,但吃起來特別美味,有著肉本身最純粹的鮮嫩和醇香。

豆腐羊肉丸子就更妙了,好吃得讓葉初棠忍不住整顆吞到嘴裏,右腮立刻鼓出來一個半圓的形狀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