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第二百四十九章 分糧(1 / 2)

宋欒城心中計議分明,要是去了,未來說不定會死,要是不去,現在肯定馬上死。

想清楚後,宋欒城仿佛有了精氣神,跪直了身體,說道:“將軍有令,小人在所不辭。”

大丈夫當如是,能屈能伸。

不多時,一群宋軍背後,跟著一大群契丹漢子做誌願者,再加上三十多個專業維持秩序的捕快。

黨進想來,這樣的陣勢,維持一下發糧的秩序應該是問題不大。

至少保證糧庫門口,秩序沒有問題,也不會出現誰多領誰少領。

如果糧庫門口出現問題,影響了宋軍發糧食的速度,不是還有宋欒城這些捕快在嘛,他們必須搞定小問題。

什麼,有大問題

如果有大問題的話,把宋欒城殺了,殺雞嚇猴,應該有用。

至於契丹民眾離開糧庫後,有沒有打架搶劫,或者會不會半途換人再來糧庫領一次,誰知道呢。

黨進本來就沒有考慮過這些,隻要把大同府的糧食可以全部發下去,至於是落在誰手裏,這個問題沒有什麼意義。若果是落在強悍的契丹民眾手裏,這個更好,第一是等到契丹軍隊回來後,收回糧食的難度會直線上升,其二是,這些漢子在第一次領到糧食後,會想著以後還有沒有機會領到糧食,一旦時機成熟,宋軍卷土重來,那麼,有這樣一群心裏向著宋軍的人,再次攻擊大同,會不會發生一些變數呢。

黨進在糧庫樓上,找了一個凳子坐著,腳搭在陽台邊上,身軀斜靠著牆邊,優哉遊哉。

旁邊劉宇和鄧川二人,在陽台廊道的朱紅色柱子旁左右站立。

“給州府的文書,已經發下去了嗎?”黨進問道。

這種精細的活兒一般是劉宇在負責,劉宇點點頭笑道:“事情比最開始設想的更順利,那個官家在大同城內也是一個人物,除了在留守府的正妻之外,皇城司的兄弟查到,外麵還養得有幾房小妾,而且小妾還給他生下幾個兒子,所以問事的時候,方信直接說出外室的地址後,那官家便嘴巴也不硬了,叫做什麼就做什麼。”

黨進笑道:“既然有官家包退,那自然是事半功倍了,不過這文書,會不會有什麼紕漏?”

劉宇道:“為了萬無一失,文書格式紙張,印信暗記,我們都按照留守府原來文書製作而成,由於方信擔心官家中途使壞,所以每一個驛站都是方信兄弟一起,帶著官家去送信的,應該沒事。”

黨進見到下屬做事已經滴水不漏,心中開心。

所謂盡人事聽天命,至少在人事這一塊,宋軍已經做的天衣無縫了。

隻等西京道各州府的糧食被全部分發下去。

除了最靠近雁門關的河陰縣。

河陰縣也是劉宇唯一沒有下發文書的縣,因為河陰距離雁門關太近了,前線勝敗,河陰比這西京大同知道的早得多,如果大同發出放糧文書,那麼河陰縣隻需要一匹快馬,兩個時辰,就可以求證雁門關,不僅沒有作用而且容易打草驚蛇,讓雁門關有了準備。

在黨進的計劃裏麵,河陰這樣的地方,本來就不能用文書欺騙的。

文書騙不了,那黨進親自來。

看著樓下熙熙攘攘的領糧的契丹民眾,有些窮苦的契丹人,在領到糧食後,居然還對樓上翹著二郎腿的黨進連連作揖,感謝不已。

黨進心中不禁飄起一個想法,如果有足夠多的糧食,這契丹是不是不用軍隊就可以打下來?

這個想法在腦袋裏麵就轉了一圈,黨進畢竟是武將,也沒有更多的想這些東西。

但當今將腿收了下來,說道:“周邊的斥候放出去沒有?”

鄧川回道:“將軍,斥候已經全部放出,四門的兄弟們除了必須值守的之外,其餘兄弟都在城門的角樓,箭塔休息,城中隻有糧庫,馬廄,留守府還有一些人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