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三司事劉弘,南院都監、彰德軍節度使蕭撻凜兩人,正在析津府外一處騎兵營中商議。
看著麵前的地圖,劉弘用手指在田重進軍所在位置畫了一個圈,然後在楊業騎兵出現的位置畫了一條線。
說道:“蕭將軍,這楊業騎兵人數眾多,斥候上報大約四萬之眾。你我兩軍,難以匹敵。而現在宋軍大營落成,楊業騎兵遁去,不知所蹤。依你之見,我軍如何安排是好?”
蕭撻凜道:“此次國戰,兩院大王責成劉大人和我斷敵軍糧道,但你我手中騎兵總共就一萬餘人,如果不慎,遇到楊業騎兵,必當凶多吉少。”
劉弘點點頭。
蕭撻凜繼續說道:“自古行軍糧道,多選擇易於運輸,可以防止敵襲的交通要道,尤其是宋軍這次,主力北上,大軍所需糧草必然是海量,不可能選擇偏僻小路運送。所以從霸州到析津西邊大營之間的大路,乃是我軍搜索的重點,同樣也是宋軍防禦的重點。楊業大軍說不定正在那裏你張開口袋等著我軍前去自投羅網。”
劉弘說道:“正是如此,那我軍應該怎麼樣應對呢?”
蕭撻凜說道:“我以為,我軍可以分兵,規模小一點,將斥候撒得更寬一些,在楊業大軍的夾縫中,尋找攻擊的機會。不過這次就不要想著能夠帶回糧草了,能夠毀掉宋軍糧草已經是大功一件。”
說道此處,劉弘仔細思量,也確實如此。當即開口說道:“蕭大人說的有道理,這次就換我去試試宋軍的斤兩了。”
蕭撻凜聞言,哈哈一笑:“劉大人雅量,那我就在軍中等待劉大人馬到功成的消息。”
不久之後,一隻四千人的騎兵在劉弘的帶領之下,出了騎兵大營,往西南而去。
這個時候,蕭撻凜和劉弘說擔心的楊業大軍,並不在析津府附近。
這隻大軍還護衛著皇帝趙匡胤所在的禦營,慢慢北上。
而析津府的西南,在霸州和田重進大營之間,羅玉川率領著的宋軍護衛著糧車,一路往田重進大營而去。
官道兩側的荒野依然滿布積雪,樹枝上還有一些冰淩了。
一名斥候疾奔到羅玉川麵前,稟報道:“將軍,十裏之外,有契丹騎兵接近。”
“契丹騎兵?”羅玉川部件緊張,反倒臉上表情還有一些期待。
斥候明顯被羅玉川你的反應弄得一怔。你不是在運糧麼?不是應該穩妥得萬無一失麼?
這位羅將軍居然如此好戰,恐怖如斯。
斥候點點頭,答道:“是,將軍。”
“看清楚多少人沒?”羅玉川繼續問道。
“回稟將軍,屬下估計這隻騎兵大約四千人左右。”
“好!”聽到數量,羅玉川更是喜不自勝。“再次打探,再確定數字,另外確定周圍沒有其他契丹軍隊。另外,斥候隊不要太過逼近,被契丹人發現,嚇走他們。”
“嚇走?”斥候心中一陣無語,什麼時候我有這個本事了。
隨著斥候告退,羅玉川通過小校,對整隻押送軍對下達了備戰的命令。爾後,自己提槍縱馬,來到裝載了雄霸弩的車隊錢前。
劉弘的斥候也發現了宋軍斥候的身影,劉弘判斷,宋軍必然有軍隊在附近了。
隻是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運糧隊伍。
“再探!如果是運糧隊,馬上上報。”
劉弘也打起了精神。
一炷香後,前出的契丹斥候,終於發現了運糧隊,契丹斥候忙不迭得往劉弘大軍而去。
“隻有三千人?當真?”
“將軍,千真萬確。屬下多留意了下,三千人左右的騎兵,大概兩百糧車。而且,這隻糧車隊,看起來沒有什麼防備”
“駕!”劉弘也不再理會斥候,率領著四千騎兵急速往宋軍所在地而去。
在劉弘看來,為了避免遇到楊業大軍,這次偷襲,必須速戰速決。
四千契丹騎兵,如同水銀瀉地一樣,往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