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25章 第二十五章打柴的道童(1 / 2)

《國師金安(穿書)》/南珣著

“剛打上來的銀魚。”

“鱸魚、鱸魚,個大的很。”

“鯉魚便宜賣!”

集市中迎來了“魚潮”,從頭到尾幾乎處處可見賣魚的攤子,各式各樣的魚兒甩著尾巴,鱗片在微光照耀下閃著點點光亮。

在一片鮮腥的味道中,有一道冒著熱氣,鮮香無比的味道驅散了周圍腥味,聞一鼻子就覺饞的很。

有那逛集市,第一次發現她們倆,終於忍不住的人問道:“這圓圓的賣的是什麼?”

袁依婉手中刀不停,答道:“魚肉丸子,用魚肉做的,夫人要不要來一碗?”

辛離離依舊站在她的小板凳上,手中攪動著魚湯的鍋子,香味就是從這裏冒出來的,她扯著自己的小嗓子喊:“快來看哦,鮮嫩可口的魚肉丸子哦,超級便宜的哦,再不買就要賣光啦!”

“給我來一碗。”

一碗魚肉丸子,有飄著蔥花被熬成奶白的魚湯,有搓得圓潤可愛的八個魚肉丸子,一口魚湯下肚,身子頓時暖和起來,緊接著再咬一口魚丸,頓時被襲擊了味蕾。

純純魚肉打的魚丸彈嫩萬分,吃在嘴裏味道說不出的好,這在現代社會十分常見的魚丸,在大立朝可是頭一份。

此間社會食物匱乏,能找到東西吃,把他們弄熟填飽肚子就不錯了,人們哪有時間鑽研吃的,是以小魚丸很快被銷售一空,隱隱有壓過魚肉夾饃之勢。

畢竟在百姓樸實的想法中,肉怎麼都比餅來得珍貴,魚肉丸子可比魚肉夾饃便宜,對此辛離離心中隻有兩個字:大善!

魚丸的成本可比魚肉夾饃低多了好不好!魚肉夾饃還得買大量麵粉,可魚丸隻需要加雞蛋和蔥花啊!

嗯……可能還得再加上由陳柏卓拿樹做的木碗,對比他的做東西,再看看司馬佑安給家中安置的小物件,辛離離隻得感歎一句,木工活不是誰都能做的,但是管它呢,不花錢能用就行啊!

她揮著自己的小勺,指揮道:“大家排好隊,錢盒就在前麵,自己付錢自己找。”

“自己付錢,自己找?”排隊的人覺得自己耳朵出現問題了。

哪料辛離離小嘴一開一合肯定道:“自己付錢自己找哦!魚肉夾饃和魚丸都是明碼標價,大家準備好銅板直接扔錢盒裏就行。”

剛買了一個魚肉夾饃要遞錢的人,手都遲疑了,“這,這,這……”

後排就有人覺得新奇問道:“那萬一我們少給錢了如何是好?”

袁依婉接過辛離離回答的活,說道:“大家鄉裏鄉親一家親,相信絕不會做出欺騙我與離離的事。”

更何況,真當她與離離看不見?錢盒可就固定在她們兩麵前,少給錢了、想搶錢的,隻需兩人喊一嗓子,不光周圍攤販會幫著兩人抓人,那看管集市的人更是會為了維持紀律往狠裏打的,這還得多虧離離和人家處得好,每日都得來攤子這轉一圈。

客人們可不知道她心裏在想什麼,隻覺得她這話讓人心裏熨帖,以往隻有他們給錢時被主人家數來數去生怕給少了的憋屈情形,這還是頭一次被肯定了。

當即就鄭重的一個銅板一個銅板的往錢盒裏扔,一邊扔一邊大聲數數,直到將銅板全扔了進去,大聲道:“夫人,你可聽見了,我可沒少給銅板!”

他後麵的人也附和:“是極是極,我們都瞧見了。”

袁依婉點頭,利索地給人做了個魚肉夾饃,語氣如潤春風般和煦:“聽見了,還請到我家小女郎那領碗免費的魚湯。”

許是被自己給錢的事激了,那人心中竟有些豪情萬丈的意思來,沒動地方,任後麵人催促,又道:“我再要碗魚丸!”

說完,又開始一個銅板一個銅板地往錢盒裏扔錢,臉上是說不出的得意來,瞧瞧他可是個誠實人。

辛離離仰頭與袁依婉對視一眼,都笑了起來,她們的法子成功了!

自司馬佑安上山做了小道士之後,她們倆的攤子就有些忙乎不過來了,摸過銅板的手是萬不能再碰食材的,是以每接一次錢,袁依婉都要重新擦遍手,不說她的手很快就因為擦得次數多了,開始裂出小口,就說擦手一耽擱,做魚肉夾饃的速度都慢了。

以往辛離離還能一邊盛魚湯一邊幫忙收錢,可如今加入了魚丸,就有些顧頭不顧腚,兩人暈頭轉向忙了幾天,就覺不能如此!

辛離離一下就想到自己上大學時,早課來不及買煎餅果子時,賣煎餅果子的夫妻倆就是將錢盒擺在窗口外麵,讓學生們自己找零,大家跟他們喊上一聲,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急匆匆往教室跑去。

是以,她就照葫蘆畫瓢,提出了讓大家自己給銅板的方法,我們要相信勞動人民的純樸人品!

事實證明,他們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