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顧青青起來時,看到祁望,並不意外。算算日子,也差不多該屈服了。
被餓了兩天的祁望,人老實了不少,再不敢當著顧青青的麵偷懶了。
隻是這個狀態究竟能保持多久,顧青青持懷疑的態度。畢竟一個人的懶筋沒那麼容易拔除,等過些日子,吃飽了喝足了,這人的小心思說不定就又活泛起來了。
但不管如何,她定下的規矩,好歹是立住了。
顧青青在院中活動了下筋骨,才將推磨的祁望替了下去。
祁母則是趁著沒事,趕緊去灶房給大家做早飯。
之前磨好的豆子已經靜置在一旁過濾了,祁母舀了一碗新鮮的豆腐渣,打算煎幾個餅當早飯。
豆腐渣和白麵、新鮮蔥段混合,再加上少許鹽攪拌均勻,鍋內放熱油,小火煎成一個個巴掌大的小餅。
祁母人耐心,翻麵也勤快,每個餅都被她煎得兩麵金黃,吃起來不僅噴香,還十分頂餓。
她也不知道今天去賣豆腐,什麼時候能回來,便特意給祁望多做了幾個,好讓他中午也能熱著吃。
自從家裏開始做豆腐了,每天都會剩下不少豆腐渣,一家人壓根消耗不完,每天吃也容易厭。隻能四處送給村裏還算相熟的人家,要是還剩的話,就隻能全都拿來喂雞了。
還別說,家裏這三隻母雞每天跟著她們吃點豆腐渣,現如今一個個都精神得很。
祁母還在灶房做餅時,顧青青就已經把剩下的豆子全都磨完了,今天的豆子比以前少了將近一半。
這是因為祁母不敢泡太多的豆子,怕做太多豆腐,賣不完。
像她們這種做小買賣的,又是在這種小鎮上,每天來來去去的就是那些個人,名聲一旦受損,很難彌補回來。
顧青青也知道祁母的擔心,不過這樣下去不行。每天清早起來,就做這麼一點豆腐,還耽誤兩個人一上午,這買賣怎麼想,都不劃算。
這事,還得好好和祁母說說。
生豆漿上鍋開始煮時,顧青青便和祁母提起了這件事:“娘,以後還是多泡些豆子吧,做這麼點豆腐掙不到幾個錢。”
祁母點頭稱好,過了一會,又忍不住歎了口氣:“我也是想著,咱們現在的生意不像之前那麼好做。”
“你別擔心,”顧青青不急不緩道,“等今天從鎮上賣完豆腐回來,我打算做個新鮮吃食。”
祁母連忙追問:“你打算做什麼?能行嗎?”
顧青青道:“我先試試吧,要是能成的話,或許可以拉動咱家的生意。”
顧青青也沒打算做什麼複雜的東西,她在她很小的時候,曾親眼見過她外婆做腐竹。
腐竹的做法和豆腐前半部分做法一致,隻是不用點漿,直接將豆漿倒入口徑比較大的平底鍋內,然後下方隔水加熱,最後等待表層出現皮膜,撈出晾幹即可。
但要想做這玩意,還得去置辦點東西。
不過好處是,腐竹不怕壞,很耐放,要是做這個的話,她們以後就不用每天趕這麼早起來磨豆子了。
顧青青其實一開始是打算做鹵幹的,隻是這個做法比較複雜。而且最重要的是,在鹵製白幹胚子時,需要大量的鹽。
可在當地,鹽的價格十分高昂,這樣一來,鹵幹的成本就過於高了。
顧青青便隻得將這個想法暫時壓下,隻等以後有機會了,再來嚐試。
和以前一樣,今天還是顧青青和祁母一起去鎮上賣豆腐,祁望則是留在家中挑水。
對於這個安排,祁望不會有任何異議,畢竟他剛剛一連吃了七八個豆腐渣餅,肚子裏是久違了的飽腹感,此時並不怎麼想動彈。
婆媳倆坐著楊阿婆孫子的驢車,一路到了鎮上。
在家休息了一天,豆腐吃死了人的傳言依舊沒有塵埃落定。
可顧青青的生意雖受到了影響,但也沒想象中的那麼差。
到了中午的時候,顧青青帶來的豆腐就陸陸續續地賣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