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蕭瑟,卻已經開始刺骨。
北方的冷,是那種往你脖子裏鑽的冷,你敢給我留條縫,我就讓你哆嗦大半天,所以必須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不給秋風一點機會。
一走出寢宮,這種感受就十分的明顯。
此時應該才早上五六點鍾的樣子,東方甚至沒有泛白,一些守衛一手扶劍,一手持燈,分列在寢宮前的台階兩側。
雖然隻是寢宮,但是台階卻有九層,皇宮的很多大殿之類的地方,很少有直接建造在平地上的,都是有一個平台,有幾個台階。
一方麵是為了防水,另一方麵也代表著地位,畢竟是九五至尊,怎麼能和其他人一樣。九是極的意思,隻有皇帝和上天可以使用。
所以那些祭天之類的地方,或者說廟宇道觀之類的地方,才會用到涉及到九的。不然要麼數量多,要麼數量少。
普通人府邸就算是有台階,一般也都隻是三個而已。
像上朝的大殿,更是九階一個小平台,一共是九九八十一台階。估計年紀大的,光是每天的上朝都費事。
關鍵是這些皇帝,也不知道跟誰學的,每天早上五六點鍾就開始上朝,處理朝政之類的,好像隻有這樣,才能體現自己的勤政愛民,才能體現是一名明君一樣。
像以前那956,996之類的,和這一比,簡直就是一個弟弟。
皇帝可以說是597了,隻有這樣才能被稱作明君,而且還被認為是應該的,這麼辛苦的職業,古往今來無數梟雄,為之奮鬥並犧牲。
稍微想偷個懶,少上朝幾天,都會被文人口誅筆伐,罵做昏君。怪不得很多皇帝,都喜歡奸臣。
罵你就算了,你還不能跟對方生氣。你懲罰了他,就是在成全他,成全對方的名節。
讀書人最喜歡幹的事情就是不幹實事,要麼去青樓寫詩,要麼整天拿著望大鏡盯著皇帝和國相之類的,好像把他們的每一根汗毛,都要研究通透,發現一個缺點,就狠狠地刷聲望。
總感覺古時代的文人,都被名望給拖累,都特別的在乎這一點。因此你就會發現,曆史上再好的皇帝,都有幾樁殺忠臣的黑料,因為有不少,都是死後大家才知道他是忠臣,清官等等。
當然,這些扯的的有點遠了,周易今天也是第一次見到這種陣仗,登基的時候,真的有點隨便了,還處在恐懼當中,根本就沒有認真觀察。
雖然沒有什麼儀仗隊,但是有這些帶劍的護衛,已經感受到了那股肅殺之氣。
最前麵幾名士兵,持燈走在最前麵,周易四周一共有三層保護。
最裏麵一層四個人,明壽拿個燈,給皇帝照明。明祿扶著周易,好像害怕他摔倒。明福和徐凱東走在身後。
第二層是近二十人,一部分人持燈,一部分人持劍,神態莊嚴肅穆。
最外圍將近一百人,全部都是持燈持劍,行走的速度更快,不僅驅逐靠近的人,還要占領各個有利位置。
這可能就是排場吧,不管怎麼說,他也是一個皇帝,該有的排場也不能太寒酸。
“拜見陛下!”
來到仁政殿之後,這裏已經被陳虎的親衛給包圍了,周易的這些護衛,也隻能靠邊站。
那些親衛可不管你是不是皇帝,最終除了周易,三大總管,以及徐凱東之外,其他的人都被阻擋在了門外,周易剛剛感受到的皇帝威儀,頓時也消失的一幹二淨。
走進仁德殿,立刻有四人開始對周易跪拜行禮,周易嚇得躲在了明祿的身後。其實明祿自己也是腿軟,但是沒有周易這麼誇張而已。
周易這一下完全就是裝的,就是為了在陳虎麵前,留下一個膽小如鼠的性格,這樣才能更加的讓對方放心。
可是周易是裝的,明祿卻是真的害怕。然而他隻能硬著頭皮,安慰周易不要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