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對於環境不了解,也不知道萬恒的隊伍有多少,所以徐凱東打的也非常的保守。
那就是開始在四麵城牆插旗。
四千壯丁都放在了南城門,這裏不是主要的進攻路線,畢竟胡人是從東和北過來的。如果萬恒想要進攻南城門,最低需要六千才能進攻。
另外六千步兵分布在其他三個城牆,各兩千人。同樣需要六千敵人才能進攻,想要登上城牆拉鋸戰,就需要一萬敵人才可以。
同時四千騎兵為換成了步兵,兩千在東麵,兩千在西麵。如果敵人來進攻的話,也可以隨時支援南北兩麵。
所以徐凱東第一個回合打的非常保守,中規中矩沒有任何新意。同時萬恒也非常的莽,一上來就是全軍壓境。
於是二十名旗手分布在東北西三個方向,被徐凱東意料到了。
對方就是圍三缺一,畢竟不知道對方多少數量,他要是四麵進攻的話,肯定有一麵或者兩麵顧不上,達不到三倍攻之,那麼隻能算是損失的。
如果平均分在四個方向,這樣的話兵力太過於分散,對他十分的不利。
圍三缺一就不一樣了,不僅兵力集中了,守城的人還要花費兵力去守護沒有進攻的那一麵,萬一是陷阱就不好了。
第一個回合很快結束,徐凱東把東麵作為了主攻方向,直接出兵兩萬,北麵出兵七千,西麵出兵三千。
因為是西麵重兵,在多次改變部署之後,北麵得到了補充一千,瞬間變成了東門四千,北門三千,東門兩千,一千待定。
可是東門壓力巨大,直接就是五倍的兵力。最後的判定是一比一,也就是說徐凱東在東門損失了一千五百士兵,萬恒也被判定損失了這麼多。幸虧有一千待定,不然很可能會繼續兌子。
不過萬恒在南麵稍微劣勢,判定損失了一千五百,徐凱東損失了五百,西麵萬恒損失了五百,徐凱東損失一百。
原因很簡單,西麵是三千進攻人家兩千,還是據城而守,直接判定失敗,損失五百是應該的,而徐凱東是被強製性兌掉一百。
因為一麵旗子最低也代表一百,不可能說一個人不死,隻能強製兌掉一個旗子的士兵。
這種部署不是說買定離手,不能改變的。畢竟人家看到你東門幾萬人,肯定會進行支援,所以雙方不會打太久,就會有支援,就像那一千待定,最後是沒有部署,完全可以壓在東門。
不夠的話,西門沒有超過三倍,是不能進攻的,進攻隻能判定輸,那麼徐凱東依舊可以再抽調一千。
支援一到的話,那麼萬恒達不到五倍克之,就說明很難攻下城牆,也隻能撤退。
這第一個回合就相當於兌子,相比較來說,還是萬恒占據了優勢。因為他的兵力比較多,像這種對子他不會吃虧,吃虧的反而是徐凱東。
為何徐凱東分得那麼平均,首先不知道對方的布局如何,如果西門一開始隻布置一千人的話,萬恒直接主攻西門,直接出兵一萬的話,那麼就隻能判定西門失守,一千人全部陣亡。
而他稍微平均一下,萬恒想要第一回合就拿下他一麵城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為就算是南北,萬恒也需要兩萬才能拿下城牆。可是其他的城牆就無法進攻了,徐凱東完全可以回援。
如果你不想讓徐凱東回援的話,其他兩麵也需要進攻。就像剛才西門回援南門一千,因為西門壓力不大,完全可以這麼做。
徐凱東第一回合,首先要做的就是不會被萬恒一下子拿掉一麵城牆,不然損失不說,想要繼續兌子就不可能了,很可能還要放棄城市。
現如今,徐凱東的兵力數量不占優勢,個人素質不占優勢。他現在能贏的關鍵,就是好好利用這座城,即使兌子為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