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式柔岩的訣竅就在於感受岩石的“呼吸”,說白了就是感受其中空氣的流動,然後在最合適的時間點發力,與其說是打擊,倒不如說是擠壓來得確切。隻不過不同的物質其密度也不盡相同,比如青橙姐,雖然對水可以操控自如,可若是換成了酒或油之類的流體其威力就會大打折扣,更不用說與液體密度相差甚遠的固體了。
這也導致修習這類功法的人其體質都會漸漸被掛脈的物質影響,所以越到後來青橙姐看起來就越是陰柔如水,至於郭巨俠,整個人似乎都已經翻起了一股陰森森的氣息,看著好不嚇人。再加上掛脈說起來容易,實則異常艱難,在此之前我是沒有關心過,但現在一想小白露似乎就是從五歲開始掛脈的,那麼個天資卓絕的小丫頭居然足足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才算是掛脈成功,不過之後的修習就是一日千裏,驚人的迅速。
有鑒於此,我開始仔細觀察楚廣淵身上的氣息,果不其然,雖然他總會有意無意地掩飾,可周身還是時不時地散發出一種堅硬厚實的感覺。
見識了碎岩拳的神奇,我也不覺生出了挑一門類似功法修習的心思,不過這個想法一出口就被楚廣淵堅定地否決了:“其實我早就觀察過你的骨骼經脈,平心而論,你其實算不得練武的好苗子。再加上過去休息的功法太多,雜而不精,導致你整個人的氣息都有些混亂,如果不及時進行調整遲早是要出問題的。若是真的想走武學之路,我建議你還是多多考慮一些煉體方麵的功法,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嘛!”
他這話說的我有些沮喪,丫的為了顯示自己有文化,甚至都搬出了幾百年後偉人的話來壓我,哼,不就是欺負我打不過你嗎?有什麼了不起的…
似乎察覺到我受了打擊,楚廣淵歉意地舉杯與我碰了一下,輕啜一口後繼續說道:“其實你知道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紛繁複雜的武術功法問世麼?就比如說少林,常言道“天下武功出少林”,可要知道,即使身為武學之宗,少林寺的功法也並非從一而終,其中也演化出了“羅漢拳”、“伏虎拳”、“少林長拳”等獨特的拳法,你可曾想過其中的原因?”
“這個…”被他一問我倒是有些發懵,這倒是啊,自古以來能夠流傳下來甚至發揚光大的門牌大都是一樣或幾樣知名功法為門麵,其內部還有許許多多的其他分支,目下除了五嶽劍派是專注劍法修習的以外,似乎已經沒有哪個派別還抱著“一招鮮,吃遍天”的想法了。
再加上當年被莫女俠複仇,五嶽劍派損失巨大,眼下也早已開始了轉型,除了本派的基礎劍法以外,各式各樣的拳法、腿法等層出不窮。
“小弟愚鈍,還請楚大哥為我解惑!”不懂就要問,既然想不明白,那虛心求教也沒什麼丟人的。“這樣吧,我給你舉兩個例子。”這個楚廣淵,總喜歡拐著彎說話,聽得累人…
“楚霸王項羽,使一杆無敵霸王槍;漢末名將呂布,用的是精鐵方天戟;大唐開國功臣尉遲恭,使的是禦賜混鐵鞭,曆史上有名有姓的名將們往往都隻使用過一種兵器,然而在許多史書記載中,他們所精通的往往不止一種,項羽的劍法勢大力沉,獨步天下;呂奉先轅門射戟,弓箭超群,然而為什麼隨之出名的都隻有一種兵器?或者說為什麼能被後世記住的往往都隻有一種兵器?”
是啊,貌似從古至今,戰場上的武將們鮮少會更換自己的武器,往往都是一樣兵刃伴隨一生。可硬要說起來的話他們使用別的武器卻也不是不可以,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
“我知道了!”突然,我看出了一些端倪。“是習慣,因為在戰場那種熱血沸騰、神經緊張的地方,人的本能會占據大部分理智,在這種情況下所認定的東西往往會在潛意識裏紮根,然後在大腦中根深蒂固,形成難以抹去的肉體記憶,也就是習慣!”
楚廣淵有些欣賞地看了看我:“不錯,就是習慣,看來你也不是愚鈍之人啊,哈哈哈…”
這頭死狗熊,一會兒說我是千年難遇的驚世鬼才,一會兒又把我看成智商低下的黃口小兒,你丫的到底是要鬧哪樣?給個準確的定位真的就那麼難嗎?(T ^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