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第一百四十二章 兄弟情!佟家公子的婚事(1 / 2)

好巧不巧的,當時的大伯遇上了些麻煩,又不願意驚擾家人,就自己孤身來到京城通路子,陰差陽錯之下結識了當時名動京城的寧家六小姐。這位姑娘有多特殊呢?那就是她雖然手無縛雞之力,卻是江湖中人人稱頌的女中豪傑,屬於和唐門主母一個類型的女子。

雖然是初次見麵,可二人對彼此的名頭都有所耳聞。那一次上京,大伯的目的也是為了造福一方百姓,寧六小姐自然鼎力相助,不光成功解決了大伯的危機,更順手幫寧家撈回來一份功勞,讓原本隻能靠著朝廷支持吃飯的寧家在江湖上更多了一份地位,其本事有目共睹。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兩個人漸漸認同了彼此,最終到了非卿不娶,非君不嫁的地步。

關於大伯的愛情八卦我多少還是知道一些的,無雙阿姨嫁人之後他就有些心如死灰的意思,行走江湖多年,到頭來連點緋聞都沒傳出來過。這一次總算是有了苗頭,正巧來京城看望呂大人的白姑父得到了消息,一力撮合起了二人。

可寧家終究是吃皇家飯的,單憑一個龍門鏢局和吏部尚書的麵子還是有些不夠。那頭,寧六小姐也和家裏鬧了起來,作為京城知名的美人,早在及笄之年她就被不少人惦記上了,不過礙於寧家的地位不敢下手罷了。當年的她也不過雙十年華,依舊靚麗可人,家中一直有意送她進宮,希望能改變寧家受製於朝廷的地位。

無奈姑娘性子烈,說什麼都不答應,再加上聖上年事已高,膝下又沒有合適的皇子,這件事也暫時擱置了下來。可無論如何,堂堂寧家小姐也不能嫁給這麼個居無定所的江湖人不是?寧家家長索性直接將姑娘鎖了起來,這寧小姐也是倔強,整整七日不食,躺在床上連坐起來的力氣都沒有了。

買通寧府下人得知消息的白姑父不敢聲張,可不想為愛癡狂的大伯居然直接學著唐少賀那個小輩幹起了翻牆頭的事兒。當親眼目睹了心愛之人日漸消瘦的悲慘場景後,大伯心如刀絞,索性直接闖入家主臥房,跪在寧大二老麵前叩首請願。

可兩個老家夥說啥都不同意,還命人將大伯趕了出去。畢竟是堂堂龍門鏢局的前任少東家,如今的二股東,白姑父自然不敢讓他丟了麵子。這一來二去的,白姑父也有些山窮水盡的意思。偏就在此時,從蜀中看望孩子回來的陳尚書一家被他給撞上了,腦中立刻回憶起這段曠世奇戀,當即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呂大人和大伯。

正商議間,被買通的那個小廝趁著出門采買的功夫偷偷上門來送信,白紙上是大伯無比熟悉的字跡,隻有短短八個字:不負君心,生死與共!

這下子,什麼計劃、名聲、世俗的眼光都不再重要了,熱血上頭的大伯光明正大地從寧家大門闖了進去,以一敵百,一路打到了寧家正廳,驚得寧家二老一身冷汗,饒是他們也沒想到,連趙家都要禮讓三分的寧家竟被這麼個混不吝給打了個窟窿。

大伯往堂上一坐,十分幹脆地表示:該給的麵子他已經是給足了,求也求了,跪也跪了,自己畢竟是龍門鏢局的主家血脈,總不能太不成樣子,如果今天大家能把什麼都說定了還倒罷了,如果寧家長輩還要執迷不悟,那他不介意就此滅寧家滿門,直接把媳婦兒搶走。到時候朝廷想必也不方便直接遷怒鏢局,默默壓下此事,重新找個家族接手生意就行了,從他打上門到現在,朝廷未有一兵一卒前來支援,或許就是最好的證明。這諾大的京城,會做生意的家族可不在少數,犯不上為了一個寧家去得罪半個江湖不是?

被威脅的老兩口氣得麵紅耳赤,老頭子破口大罵大伯不懂禮數,是隻會動粗的野蠻人,老太太掩麵而泣,責怪自己生了個沒誌向的女兒。眼見時限將至,大伯可不廢話,直接甩開手中大刀就要動手,卻在此時被強撐著身子的寧六小姐攔住。

嬌弱的人兒麵色煞白,渾身上下已經沒剩幾兩肉了,卻還是保持著該有的清麗高潔,施施然地在父母麵前一跪,輕聲道:“女兒不孝,未婚夫衝撞家門,引得父母不快,威脅全府性命,皆是女兒的罪過。女兒本應以死謝罪,可若我一死,勢必連累全府上下,故而自即日起,女兒便與寧家斷了幹係,婚喪嫁娶一應事宜皆由自己做主。不光抱住百餘條性命,更不會讓二老背上親出不孝的罵名,兩全其美,豈不正好?”

驚異於女兒說出來的話,要知道這寧六小姐可是大夫人膝下唯一的孩子,其他幾個孩子皆是庶出,隻有這一個能承家業的,還要和家裏斷絕關係!如此豈不是逼著寧家打亂嗎?不行,這絕對不行!可正所謂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這不是靠嘴就能顛倒乾坤的朝堂,大伯的鋼刀一揮,上好的紫檀長木桌就被一分為二,不由得兩個老的不服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