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第二百五十七章 生怪病,鄧大娘子魔怔了(1 / 2)

從他的描述中我得知,江南地區有幾個較為出名的家族,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金陵三大家族了,分別是雲、幕、林三家。不同於京城的四大家族,基本上是單純的商人世家。這三家都是黑白通吃、背景通天的龐大勢力。隻是因為背地裏見不得人的勾當太多,這才不敢定居京城。

在這三家中,財富最多的是作為京城四大家族之一的高家在江南地區代言人的林家,總資產與號稱關中第一首富的銅嶺杜家有得一拚,甚至要多上幾分,主要業務是養蠶和紡織以及整個江南地區的織造業,實力不俗。

與黑暗勢力勾結最多的是雲家,原本就是山賊起家,憑著鐵血手段和幾本秘籍獨步江南武林,旗下的武館遍布江南乃至全國,融各家之所長獨創的雲峰拳天下聞名,門下弟子數十萬,還一度做過江南幾路衛所官軍的拳腳教頭,最是強悍。

作為三大家族中實力最弱的一個,幕家卻是三家中最不會被人招惹的一個。當然,不是不會,而是不敢。雖然幕家的商鋪收益平平,武裝勢力也不算強悍,可偏人家的家主乃是江蘇巡撫,與總督關係亦十分親厚,兩家府邸相隔不過一條巷子,來往十分密切。單憑這一點就足以鎮住那些敢對他們出手的勢力了。

江蘇巡撫幕延蒼也是個傳奇人物,少年中舉,先是知縣,三年之後越級升任知府,又與大公子出任戶部浙江清吏司郎中的鄧家結親,一路順風順水,算是平步青雲了。

可惜鄧大娘子一直無出,幕延蒼便先後納了幾房妾室,有了一子一女之後才終於等到鄧夫人懷上的老三降生,也就是盈霜口中的三哥哥。四年後,鄧大娘子又懷上了盈霜,曆盡千辛萬苦才生下這個幕家最小的孩子。

雖然年齡最小,可畢竟是嫡女,身份與其他幾個姐姐不同,所以自小也常被她們針對,日子過得很苦。好在最大的哥哥和親生的三哥哥都很寵著她,讓她度過了一段還算快樂的童年。後來大哥哥金榜題名,高中二甲,被派到湖北出任知州,就此離家,盈霜也隻剩下了母親和三哥哥在身邊護著。可鄧大娘子不是個喜愛爭搶之人,每每呆在自己的院子裏刺繡栽花,管家權也早早就被妾室搶了去,成了個清閑婦人。

可不管她有多閑,作為幕家正室原配大娘子的身份還是無可動搖的。幕延蒼有子女七人,三男四女,大兒子金榜題名,光宗耀祖,二兒子也學有所成,本早就可以參加會試了,卻因為擔心母親和妹妹毅然放棄了仕途。好在他在經商方麵也算有些天賦,起碼不至於虧本,左右有了大兒子爭光,幕延蒼也就隨他去了。

最讓他頭疼的就是那個三兒子,自小頑劣,卻偏是他最寵愛的妾室所出,每次這個三兒子犯了錯,他娘親就跑出來又哭又鬧,害得他總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好在這小子也知道分寸,沒鬧出什麼讓他烏紗不保的事情來,便也任由他去了。

問題就出在這位他最寵愛的妾室身上,此女姓楊,原是當地富紳家的庶女,自小被家裏兄弟姐妹排擠,也是個苦命人。後來一次中秋燈會,已經升任知府的幕延蒼微服私訪逛燈會,順手救下了險些被嫡長姐找人綁走的楊氏。小姑娘身子嬌弱,又會察言觀色,且身世淒苦,幕延蒼動了惻隱之心,索性就將她收了,還嚴懲了意圖行凶的楊家主母和嫡小姐。

原本毫不起眼的庶女居然一步登天,搖身一變成了知府大人的枕邊人,巨大的變化讓全家都對她另眼相待。這楊氏也頗有手段,不光成功收服了郎君的心,在政治上也頗有見地,幫著幕延蒼上下打點,日後升任巡撫與她也有著不小的關係。甚至在與總督的關係上還用上了夫人外交,很快就和總督夫人到了快義結金蘭的程度,順利幫幕延蒼搭上了線。

原本憑幕延蒼的官齡和政績,赴京述職,殿上任職並非難事。可楊氏十分聰明地攔住了做好準備的夫君,陳以利弊,簡單來說就是在皇上眼皮子底下蠅營狗苟、束手束腳,倒不如在這富庶之地安心做個巡撫,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反正當今天子不喜出巡,派下來的欽差也多是些見錢眼開的贓官,很好對付。權衡之下,自然還是留在應天府更合適。

就這樣,幕延蒼完全被楊氏牽著鼻子走,偏人家還真是個有本事的,男人所求的不光是在家嫻靜,床上風騷,更要有能力輔佐相公的事業。久而久之,這位楊小娘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被當成了巡撫家大娘子,每每出現在各種場合席麵上,還總能遊刃有餘地幫自家男人爭好處,這樣的女子都由不得別人不喜歡。

但無論如何她終究是個妾室,在家業繼承的問題上她的一雙兒女並不占優。如此厲害的女子偏偏有個最大的弱點——寵兒成魔。比起自小就心思深沉的大女兒,自己的這個小兒子可是讓她操碎了心。為了能讓這個一事無成的兒子後半輩子衣食無憂,她開始打起了大娘子之位的主意。其他幾位妾室在她的手段下不是死了就是被趕出府去,剩下的兩位見著她連大氣都不敢出,自然不足為懼。想過去她還沒這種感覺。可自從幕二公子放棄了科考之路後她終於意識到了危機感,腦中也開始迅速盤算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