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第一百零三章 上映時間(1 / 2)

福茂之所以對宮崎蒼介如此熱情,邀請他到時候去參加戛納電影節,一方麵是因為他對《長眠不醒》這部作品的質量十分看好,另一方麵是因為,他更看好宮崎蒼介這位新人導演的潛力。

世界上每年出產的影片超過五千部,但是能夠進入頂級電影節的,卻不到十分之一。

一部影片如何才能夠入選戛納電影節?光是憑借質量就夠了嗎?這個世界永遠不會如此單純,無論是嫡係還是關係,總有辦法能夠讓你一步步走進戛納電影節。

就像之前,宮崎蒼介特意邀請福茂這位戛納電影節的選片總監前來觀看自己的作品,超過99%的新人導演是絕對辦不到了。

一部電影想要進入戛納電影節,辦法有很多。首先就是像宮崎蒼介一樣,能夠請到福茂這位選片總監或者他領導的選片小組的成員前來觀看自己的作品,如果能夠被對方看中,自然就會被推薦到戛納電影節的評審委員會。

其次便是,成為戛納電影節的嫡係。如果隻看選片規則,戛納的選片似乎十分公平公正,但是和所有電影節一樣,戛納也有自己的後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所謂的“嫡係”,也就是那些由戛納電影屆一手捧紅的導演,如果宮崎蒼介這次參加戛納電影節一炮而紅,他也會被外界視為戛納的嫡係。

比如同是日本籍的女導演河瀨直美,她從成名之路就是開始於戛納電影節,幾乎她的每部新片都會入圍戛納電影節的各種競賽單元,甚至於她的電影一開拍,就已經被戛納電影節“鎖定”了。

實際上,戛納電影節的“一種關注”單元就是挖掘嫡係導演的最佳場所,因為參加這個單元的導演都需要是新人導演,一旦在這個單元得獎了,這位導演以後拍攝的作品入圍主競賽單元的可能性就會非常高。

除了嫡係之外,戛納電影節也很歡迎成名的電影大師們帶著自己的新作品來參加,因為這屬於自帶流量和熱度,沒有人會不歡迎。

甚至於每年各大電影節的選片組成員和電影節主席,都會從全世界各大電影公司收集消息,去看哪位大師今年可能會有作品問世,基本上這種電影一開拍,各大電影節的人就會去聯係,和其他電影節“搶片”,好萊塢大導演科波拉、達內兄弟、邁克爾李等等都有這種經曆。

至於其他後門手段,比如將電影的海外發行權賣給法國的電影公司,靠上法國的電影公司之後,讓他們去公關戛納電影節的組委會,或者力量足夠推動本國政府出麵,向戛納電影節推薦你的作品,讓其上升為外交事件等等,有的是辦法。

當然,戛納能夠選人,導演也能夠選戛納。如果說在來之前,福茂可能還會有一些矜持,作為被Beta公司邀請過來看片的客人,他還能夠保持高姿態。

但是當他看完《長眠不醒》這部宮崎蒼介的第一部作品後,福茂也變得激動起來,所以才會在最後說出希望能夠在戛納看到宮崎蒼介這種話,因為他也擔心宮崎蒼介帶著這部高質量的作品去參加其他電影節了,比如威尼斯和柏林,都是戛納的競爭對手。

不過相比於側重於現實題材和藝術價值的戛納,柏林電影節更側重於戰爭和政治,威尼斯電影屆則是側重於藝術化和創新,總結下來還是戛納電影節更適合現實題材的《長眠不醒》,宮崎蒼介當初特意挑選參賽的電影節也是經過自己的一番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