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錫安主義大會派了三位代表前往預定的新家園考查。雖然高原氣候與歐洲氣候相似,較適合歐洲的猶太人移入,但高原上充滿了危險的野生動物,而且當地的馬賽人可能不會接納歐洲移民。錫安主義大會研究考察團提交的報告後,於1905年決定婉拒英國政fǔ提議。
當時部分人士認為拒絕這項提議是個錯誤,他們就另外成立了猶太領地主義組織,公開主張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建立猶太家園,不必執著於聖地巴勒斯坦。甚至後來有一些猶太人就移居到了肯尼亞,但大多居住在都市中心。到後世二十一世紀他們還有一些後代留在肯尼亞。
到納粹德國開始迫害鎮壓猶太人時,英國首相丘吉爾又重提烏幹達計劃,不過這個時候諸錫安(就是猶太複國主義)主義團體已經在全力準備在巴勒斯坦建立家園,並反對其他有關提議,以免影響他們爭取英國政fǔ放寬猶太人移居巴勒斯坦英國托管地的人數限製。
而這兩次提議,古裏安正是最堅決的反對者。
現在葉楓居然也提起烏幹達計劃,這等於是第三次了,雖然這次是由另一個國家提出來的。但在古裏安看來,這更糟糕,因為英國人的烏幹達計劃主要體現在安置,這個意思就是暫時的避難所性質,有機會他們還可能重提回聖地巴勒斯坦的意願。
但葉楓所提的是在這裏正式建國,一旦在這裏正式建國,未來他們將永遠也沒有機會重回巴勒斯坦。畢竟阿拉斯加不可能支持他們建立兩個猶太國,古裏安也不想猶太人分裂成兩個國家。
何況非洲是什麼地嗎?窩到那裏,就等於遠離文明社會,在那裏建國,隻怕根本無吸引更多的猶太人定居,沒有足夠的猶太人口,猶太國還能叫猶太國嗎?
他想要的是真正的家園,而不是一個避難所式的落後國家。
“這不可能,猶太人複國就必須在聖地巴勒斯坦,其他任何地方都不能被我們接受。”古裏安再次激憤的站了起來。
魏茲曼的臉色也有些難看,如果是以前,他也許會考慮這個建議,但現在絕大部分猶太人都已經將聖地巴勒斯坦這個故土看成為複國的唯一選擇,烏幹達計劃的確很難讓人接受。在巴勒斯坦他們已經有好幾十萬猶太人口了,已經有了一定的複國基礎,難道又要從頭開始,去非洲跟黑人拚奪生存空間嗎?
“這不是一個好建議,那裏不是我們的故土,我們所有猶太人都難以接受在那裏複國。”魏茲曼總算直接聲援了古裏安一次,古裏安更顯激動,不住的說著在猶太人在巴勒斯坦複國的合理性,必要性……
“巴勒斯坦加起來也就最多數萬平方公裏土地,且氣候環境也並不見得多麼好,如果你們接受烏幹達計劃,可以多劃給你們一些土地,肯尼亞北部地廣人稀,我想劃個十萬平方公裏給你們足以吸引大多數猶太人定居了。”葉楓微笑著打斷了古裏安的話,又提出了建議。
古裏安還是大搖其頭,魏茲曼卻沉思了一會,這時葉楓又道:“還有一點,如果你們堅持在巴勒斯坦複國,我可以肯定,你們以後的日子會過得很不安穩,也許你們的人民每天都會麵臨一些死亡威脅,你們在中東將麵臨外交孤立,可能成為所有阿拉伯人的仇視對象。而在肯尼亞,嗬嗬,我想以你們的能力,對付那些黑人不需要費太多的勁吧?我想在那裏你們很快就能站住腳,而以你們猶太人的經濟實力和頭腦,也許你們可以成為東非甚至整個非洲的領導者也難說。而在巴勒斯坦,我想你們自己也知道,你們也許可以成為中東最發達最富裕最強大的國家,但卻一定無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國。你們永遠都需要緊緊依靠住一個真正的大國支持才能保證生存。”
這時不隻魏茲曼,即便古裏安也免不了陷入了深思。
在巴勒斯坦複國,未來所要麵臨的困境他們是不可能不知道的,其實很多猶太人對於巴勒斯坦建國也都有些擔心,有些信心不足,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擔心阿拉伯人的攻擊。猶太人再聰明,再有經濟實力,但畢竟人口有限,有可能扛住這麼多阿拉伯人的攻擊?
其實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們才會一直尋求著其他大國的支持,否則他們也許早就直接在巴勒斯坦建國了。也不會在眼看將無再得到英美強力支持的情況下,被迫尋求阿拉斯加這個德國盟友的支持。
就因為他們離不開大國的支持,現在如此,以後其實同樣如此,除非他們可以把所有阿拉伯人全滅了,否則他們憑借巴勒斯坦不過數萬平方公裏的土地立足,不管經濟上,科技,軍事上如何超過阿拉伯人,他們都必須要依靠阿拉斯加這樣的大國支持才有可能站住腳,這樣不可避免的他們將永遠也擺脫不了別人的陰影。
更糟糕的是,阿拉斯加不是美國,阿拉斯加與阿拉伯人相對關係還要更好一些,如果猶太建國後真的和阿拉伯人打得不可開交,阿拉斯加未必會偏幫猶太人。除非阿拉伯人跟阿拉斯加徹底翻臉,不過這種可能性很小,至少敘利亞的阿拉伯人就不太可能。
現在敘利亞人說的是跟阿拉斯加人一樣的語言,用的是跟阿拉斯加一樣的文字,他們的經濟完全跟阿拉斯加聯係在一起。哪怕以後他們被允許獨立,也可能在先天上更容易得到阿拉斯加人支持。
而敘利亞可就與巴勒斯坦相鄰,境內本身就有不少巴斯斯坦阿拉伯人,未來與猶太人發生衝突的機會非常大。
那時阿拉斯加是支持敘利亞還是支持猶太人?
而且現在西奈半島和外約旦也被阿拉斯加人占領,如何處置這些地方也難說。若他們繼續執行殖民製度,把這些地方打造成另一個敘利亞,那猶太人與這些地方發生衝突時,怕是根本得不到阿拉斯加的任何支持。這些地方合起來就圍住了巴勒斯坦,除非以後的猶太國老老實實的按著阿拉斯加的指揮bāng走,否則他們在巴勒斯坦將會非常難受。他們有信心對付阿拉伯人,難道有信心對阿拉斯加動手?
此時連古裏安也是一敢陣苦澀,對在巴勒斯坦複國的未來也有了一些懷疑,信心不免也有了一些動搖。
而葉楓所說的在非洲立國的前景不得不說也是有一定吸此力的,雖然阿拉伯人現在總體上也還是很落後,但比起非洲黑人卻是要好得多。在這裏,憑借猶太人的實力和頭腦,成為東非甚至整個非洲在經濟甚至政治軍事上的領導者是大有可能的。
而阿拉斯加在非洲雖然也有著強大的實力,但非洲部族眾多,本身難以完全團結起來,未來就算猶太國與其他民族、國家發生衝突,阿拉斯加也是大有可能支持猶太國的。
何況阿拉斯加目前在非洲統治根基最穩的是在肯尼亞南部的坦噶尼喀,盧旺達、剛果、加蓬和西北非等地。而肯尼亞和烏幹達都新占領的。
而且準備劃給猶太國的是位於肯尼亞北部的大片土地,這一地區嚴格來說算是東北非了,在這一區域北為蘇丹,埃塞俄比亞,東為索馬裏,除了埃塞俄比亞,蘇丹和索馬裏以後可能都會是德意的地盤,總之阿拉斯加人的影響力會相對有限,猶太人在這裏立國,也許就能成為阿拉斯加在東北非地區的一個跳板和楔子。猶太國將成為阿拉斯加在這一區域最為重視的合作夥伴。
是的,合作夥伴,在這裏他們絕對有著更好的生存拓展空間,隻要猶太國有土地,有人口,變得強大起來,成為東非甚至整個非洲的領導者,他們反而更容易在阿拉斯國麵前取得更多的自主權。
何況一下子將土地麵積加上十萬平方公裏,這可是十萬,相比巴勒斯坦那很難再拓展的,可能隻有一兩萬劃給猶太人的地方要大得多,猶太就算以後無再拓展,也比在巴勒斯坦的生存空間要寬鬆的多。當然更重要的是,在這裏他們有信心不會陷入其他民族的圍攻當中,這裏部族眾多,又大多窮困落後,分化拉攏是很容易的。
隻是看上去雖然好處更多,但從感情上卻沒有那麼容易接受,畢竟這樣一來,他們可能就將永遠無回到聖地巴斯斯坦了。永遠也不能回到故土複國了。
古裏安隻是沉思片刻,便搖頭拒絕,然後看向魏茲曼道:“如果要在肯尼亞複國,我絕對不會支持,我仍然將堅持在巴斯斯坦生活,我相信隻要我們不放棄,終有一日我們將在巴勒斯坦聖地實現複國理想。”
葉楓這時也不以為意,古裏安的話裏很明顯,就算阿拉斯加不支持,他也會堅持在巴斯斯坦複國。
隻是沒有阿拉斯加支持,英美以後也無力支持他們,在巴斯斯坦複國還可能成嗎?如果他們敢這麼做,挑亂中東局勢,葉楓不介意把他們再趕出巴勒斯坦,連巴勒斯坦這片土地都踏不進去。
葉楓看到魏茲曼還是沉思,又看了看古裏安,然後站了起來,對著兩人道:“如果你們堅持要在巴勒斯坦複國也可以,但隻能和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各占一半,當然包括聖城耶洛撒冷。具體分治範圍由我們來劃定。而且你們複國之後,絕不能再有任何其他行動,不得以任何理由進一步侵占巴勒斯坦人的土地。我想光是你們兩個人很難做出決定,你們不妨回去,與其他人仔細商量考慮一下,肯尼亞和巴勒斯坦,你們隻能二選其一。但不管你們選擇哪裏,首先你們要做到一點,我不希望以後再看到猶太團體再向同盟國提供任何形式的幫助和合作。否則不管是肯尼亞還是巴勒斯坦都不屬於你們。”
葉楓說完就出去了,留下魏茲曼和古裏安在那裏大眼瞪小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