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第九十一章 戰後的安寧(2 / 3)

看著大宋風起雲湧,前途未卜,段逸突然升起一股無力感,自己在這樣一股曆史洪流中真的是那樣的微不足道。他很想憑自己的力量扭轉乾坤,改變大宋孱弱的國勢,讓天下百姓永享和平,可他知道以自己的能力根本是癡心妄想。就算是能力遠在他之上的瑤庭公主,隻怕也是力不從心啊!他真的很佩服瑤庭公主,為這個國家撐了這麼久 ,而且還要繼續撐著,要知道瑤庭公主一直費盡心思地在朝堂與大金國之間斡旋著,平衡各方勢力,竭力維持安穩的局麵,這需要多大的智慧,多大的心力啊!可是,這些事情隻有做得到,這個天下就算能幫上她忙的都寥寥無幾。瑤庭公主不愧大宋擎天巨柱!!

在段逸無比苦悶憂鬱時,好在有琳曦不離不棄的陪伴。望著身邊溫柔美麗善解人意的師妹,他又感覺身上充滿了力量。又有了麵對前路的勇氣。

段逸當晚就回信給了瑤庭公主,感謝她對自己的厚愛,他不願意入朝為將,但願意為瑤庭公主出謀劃策分憂解難,如果戰事再臨,無論帳前謀劃指揮作戰還是上陣殺敵他都義不容辭。還希望瑤庭公主今後有什麼難以解決的事,皆可和他商量。

十月十五號,段逸接到了一份請柬,請柬做得比較樸素但很別致。打開看了內容後,段逸和琳曦都會心一笑,這些天來總算有個好消息了。帖子是邢滄浪與秋鳳玲聯名發來的,上麵寫著:

段逸尊兄合啟

十月二十日,萬雁門與丹鶴劍派於青城山金光頂舉行合派大典,盼君攜令妹屈尊玉步前來做個見證。

落款是:雁鶴劍派邢滄浪、秋鳳玲

這請柬言簡意賅,字跡蒼勁有力,是邢滄浪的筆跡。

段逸和琳曦當然要去了,他們與邢滄浪秋鳳玲的關係本就不錯,與他們的師父更是交情不淺。如今萬孤秦穆紫嫻兩個人的遺願得以實現,自然是個圓滿的結局,而邢滄浪秋鳳玲兩個人能夠促成兩派合並成原來的雁鶴派,兩派武功互補不足相得益彰,對所有人都有益無害,看來他們在門派裏麵再五阻礙。不用多久隻怕又有喜事了。

第二天段逸琳曦兩個人就各騎一匹快馬離開了建康府,一路西行直奔成都府而去。一對璧人並肩而行,一路上有說有笑是好不愜意。

到了晌午,兩人已趕了一百多裏的路。這時正好看到前麵林子裏高高掛起了一麵寫著“茶館”二字的旗幟。琳曦歡喜著道:“師兄,前麵有間茶館,去休息喝茶嘍。”說著她揚鞭策馬直衝過去。段逸微笑著搖搖頭也跟著過去了。

茶館還算不錯,挺大的,布置得還算樸素雅致,廳裏麵有十幾張桌子。還沒有進門,店小二就樂嗬嗬地過來牽馬了。那店小二見到段逸拿著把劍,神色更是恭敬了。

店裏很是熱鬧,差不多有十桌坐滿了人,有一些是江湖人士,有一些是普通的老百姓,他們各自在聊著各自的天,部分人偶爾也會凝神聽別人的聊天。

段逸走進店裏,琳曦就微笑著朝他揮手,隻見她的桌麵上擺了好幾樣小吃還有茶。當那些喝茶聊天的百姓看到段逸手裏的劍,都紛紛起身向他行禮,他們個個神色非常的恭敬。這搞得段逸很不好意思,馬上一一回禮。大家示意過後就各自坐下來了。

隻聽一個滿麵胡須的莽漢大聲說道:“那些武林人士真是英雄好漢,他們在建康府與大宋的軍隊一齊抵抗金兵,這種義舉,真讓我劉威力佩服啊!”“是啊!”“是啊!”在場的人都豎起大拇指稱讚。

“對啊!尤其是名劍山莊的莊主易仙凡易大俠,是他號召那些武林人士去建康府對抗金兵保家衛國。”一個高瘦的漢子也出聲附和道。在高瘦漢子對麵的一個黑衣莽漢道:“那易大俠是個大英雄,可要論這次打金兵最厲害的還要屬段逸段少俠。我聽說我們宋軍快打不過金兵時,是段逸少俠帶領一些人去金兵大營刺殺他們的元帥。最後更是靠他一把劍指著金兵的元帥,逼著他退兵這才保住了建康府呀!”那人說得神采飛揚,聲情並茂,引得在場之人紛紛叫好。大家對段逸更是讚不絕口。

這時另一桌的武林人士一個提刀的小夥子道:“說起段逸少俠,我師父還和他喝過酒呢?”“是嗎?”“是嗎?”“他長什麼樣?”“聽師父說他啊!長得虎背熊腰,兩隻胳膊比我大腿還粗,身子有鐵塔那麼壯,滿麵紅光,像關二爺那樣英武啊!”“哇!這樣啊!太厲害了”……

大家議論著段逸的事跡樣貌,是越說越離譜,不過對段逸的敬仰之情是真真切切的。琳曦聽到他們對段逸樣貌的議論,偷笑得眼淚都出來了,她不斷地依照他們說的樣子比對段逸。

議論完段逸後,他們由開始議論著武林人士保衛建康府,與金兵大戰的事,不過說得都是瞎編亂造誇大其詞的。可他們對武林人士保衛大宋的事跡無疑是十分推崇。

這時一個人用力拍著桌子痛斥道:“可恨的是那個沙河幫,看到鐵竹堂堂主以及一幹高手保衛建康府與金兵血戰陣亡。他們竟然趁火打劫,派出大量入手過來侵吞鐵竹堂的地盤。”“是啊!沙河幫是一幫畜生。”“他們不是人。”“他們該死!”眾人聽後個個義憤填膺,對沙河幫的人咬牙切齒。

“人家前方抗敵,他們卻在背後捅刀子。可恨至極,不過好在朝廷為鐵竹堂做主。後來朝廷派了一支軍隊直接將沙河幫全滅了。並把所有的地盤還給了鐵竹堂。”一個威猛的短須大漢道。“做得好,朝廷果然沒有讓武林人士心寒。果然會庇佑參戰的武林人士。”一個身著青衣的老百姓說道。這話一出,立刻贏得了大家的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