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第九十一章 戰後的安寧(1 / 3)

建康府城一戰宋金雙方都傷亡慘重,宋軍雖然保住了建康府。可是朝廷裏最精銳的一萬天機營和十萬銀甲軍幾乎被消耗殆盡。如今朝廷根本沒有多少可戰之軍隊了,這樣的局麵怎麼也算失敗的。

而金國也不能算是成功,因為他們沒有攻下誌在必得的建康府城,沒有真正重創大宋的命脈。而且金國最精銳的軍隊也損失慘重,最後主帥還差點被襲殺,被迫退兵。因而這次宋金大戰雙方均未載入史冊。然而戰場戰爭的悲壯恢弘與影響不亞於史上任何一場大戰。

不過,怎麼說建康府城算是保住了,宋金之間的戰爭算是告一段落。兩國人民也迎來了短暫的平靜。

為此次守城的勝利,金兵退兵後,城內二十餘萬百姓大肆歡慶了三天,城內四處張燈結彩,人們彈冠相慶鑼鼓喧天,整個城市沸騰了。那些為守城而戰的軍士武林人士都被尊稱為護國英雄,他們將因功而論,獲得封賞瑤庭公主已經上報了朝廷。而段逸易仙凡公孫芳等人的名字自然是在功臣名字中最前列的。他們的得到的賞賜也必將極其豐厚。

當全城百姓沉浸在歡樂的海洋裏時,真正經曆這場戰爭的宋軍以及武林人士卻高興不起來。為了不影響城中百姓的士氣,他們也勉強擠出了笑容,與人群一同歡慶。

直到第五天,整個城市才恢複了以往的平靜。

武林人士也在這一天紛紛離開了建康府,他們要帶著自己的同門回歸山門好好安葬。雨段逸熟悉的人都走了。那些武林人士,易仙凡段逸等人都與他們一一送別,許多人臉上明顯露出了恨意,要知道他們的親人朋友都是他邀來建康府城的。看到武林人士這樣的表情他們的心情更加的沉重,對武林人士的愧疚感也更深了。最後走的是易仙凡慕容雪等名劍山莊的人,他們也要帶著名劍山莊陣亡者的骨灰回到了名劍山莊。看著一個個原本與他們生活在一起的家人如今永遠呆在一個個骨灰盒子裏,他們的心情無比的沉重,與段逸琳曦告別也隻是勉強笑了笑。這是段逸他們認識易仙凡以來都一次見臉色他這麼的沉重。段逸也不知道怎麼安慰他們好,最後大家什麼話也沒有說,隻是送名劍山莊一眾人等出了城就這樣告別了。

回城後的段逸琳曦在城裏各個街道遊蕩著,心情也很是低落,畢竟這半個多月來發生了太多的事,見到了太多的生離死別。如今這個世界都好像隻剩下他們兩個人了。

這幾天,瑤庭公主也找了他們好幾次,都在與段逸商量戰後的事。大家商量了好久,也沒有很好的辦法應對金國。這一戰,大宋的軍魂被打散了,再無能力抵抗金兵了。而金兵雖元氣大傷,可如果他們執意攻宋,短時間內還是組織軍馬來犯。最後還是認為隻有議和一條路可走。

形勢不如人,隻有暫時忍氣吞聲受些屈辱,以一些代價換取今後的韜光養晦。大宋自建國以來,一直重文輕武,這才導致國家戰力如此羸弱。今後必須好好訓練軍隊培養將才,磨礪兵刃,以待來日收複山河一雪前恥。在所有武林人士離開建康府的當晚,瑤庭公主宴請了段逸琳曦,好好的進行了一番話別。

第二天,瑤庭公主回京了,她任重道遠,還有很多事等著她處理,包括議和的事。

瑤庭公主走前交代了太守張晉天好好款待段逸琳曦他們。張晉天對段逸刺殺金兵統帥這一壯舉是無比的推崇。他對段逸琳曦十分的恭敬。幾天下來,段逸琳曦與張晉天就成了很好的朋友。

不得不說張晉天真的很有能力,在城中他也非常受百姓愛戴。城裏麵在他治理下,一切是那樣的井然有序。段逸親眼看到他在府衙處理老百姓的一些糾紛。他不到半個時辰就妥善處理好了五宗糾紛,而且處理結果發生糾紛的雙方都心悅誠服。他處理文案也非常有效率,那些積案如山的公文,他可以如流水般快速做好批示分發,不出半天就妥善處理好。

下屬們處理不了的問題,隻要找到了他,他不需片刻就想到了解決方法。有時候文書有些檔案文件找不知道放哪了,他也來找張晉天,而張晉天竟然也了如指掌一一道出。

半個月來,在這個好朋友的陪伴之下,段逸琳曦他們走遍建康府城周邊的所有名勝古跡。每一處景點張晉天如數家珍,他旁征博引評古道今是口若懸河妙語連珠,真叫段逸琳曦他們拍案叫絕。這段時間他們過得很暢快,之前的陰霾,已經一掃而空。

在十月十三那天,段逸收到了瑤庭公主的來信。信中說她初三就已經率領使團去了金國議和,她在信中還提到一件關於金國主帥仆散忠義的事。在仆散忠義退兵回到金國後,他們不但沒有受到任何懲罰,反而還受到了極其厚重的封賞。同時金國長公主還將天雪冰蟾賞賜給了仆散忠義,他們的聖女伊蓮兒身上的瘴毒就此盡祛。金國皇帝還封仆散忠義為護國侯,其隨行晟察牙族人均封為將軍。在長公主的建議下,金國皇帝又調撥了十萬大軍道仆散忠義麾下。瑤庭公主正是收到了這個情報後,才決定馬上出使金國,與之議和。信中瑤庭公主還提到希望段逸可以出山為朝廷效力,以他這次的卓越戰功,足可封為一方大將。她希望段逸盡快回複她。

讀完瑤庭公主的信,段逸思緒萬千,對那位金國的長公主更是欽佩了,那位公主的胸襟格局手段真的叫人歎服。他本以為知道鹿野原軍營裏的事後,晟察牙族的人回到金國必定會受到猜忌,即使不被猜忌也會遭受冷落。不想金國不但沒有對他們產生任何隔閡,還如此大張旗鼓地封賞他們,給他們更高的禮遇。任何千裏馬受到這樣的待遇,也會為之折服啊!而主導這一切的,當然是金國統治的主導者——那位神秘莫測的長公主。

聽瑤庭公主說到,那位神秘的長公主曾和她是同窗,她們兩個人一同拜入一位世外高人的門下,那位長公主的才幹不在她之下。段逸也時常感歎這個世界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能教出瑤庭公主和金國長公主這樣經天緯地的奇才,兩個可以足以主宰宋金兩國命運的奇才,弟子尚且這般驚世駭俗,那老師呢?更是讓人無法想象。那個世外高人比之師父也絲毫不遜色啊!想到這裏他還真希望有生之年可以見見那位世外高人,聆聽一番他的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