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曦正打算離開時,背後響起了燕卿棠的話語聲:“你真的想聽?”她又趕忙轉身過來,猛地點頭大喜道:“嗯!嗯!”
燕卿棠突然移目望向東方,似乎想看盡遠方,他的神色充滿柔情,過了許久,他長長歎了一口氣,淡淡地敘述著:“那是因為一個人,她是我的表妹比我小三歲,名喚上官會珍,我們兩個青梅竹馬從小一起長大,她聰慧過人善解人意,是天底下最好的女子。”琳曦神往道:“那位會珍姐姐一定非常美麗,一定對燕大俠情深義重吧!”
琳曦的話沒有得到燕卿棠的理會,他似乎沒有聽到一樣,自顧自地淡淡敘述著:“會珍從小就喜歡觀望天上的雲,她非常羨慕天上的雲朵。常說天上的雲朵是那麼潔白輕柔,可以自由自在地遨遊四海,而且聚散隨心千變萬化。她喜歡觀雲,我陪她一起觀雲,我也喜歡觀雲。後來我因觀雲悟得劍法劍道,會珍非常開心。從那時起,她開始遍閱鑄劍有關的典籍,對鑄劍之道十分癡迷。有一天,會珍對我說,她很想鑄劍,想觀遍天下名劍,集眾劍所長鑄出一把曠古絕今的寶劍。於是我踏遍中原海外為她借遍各方名劍。在借明月劍之前,雖有波折,卻也順利。就連最後一柄名劍明月劍我也為表妹會珍借來了,不過我因此要守諾去皇宮保護皇帝二十年。當我將此事告訴會珍時,她懊悔不已,恨自己因她執念使得我們要分離二十年。去皇宮前的三個月裏,會珍不願辜負我的心意每天全神觀摩著明月劍我在一旁陪著她,我們一刻也舍不得分離。我從未後悔過為表妹會珍所做的一切,明月劍確實名不虛傳比天下任何寶劍要好上幾分,表妹觀摩此劍令她鑄劍本領一日千裏,這二十年代價值得。在我們分別的前一天晚上,表妹醉酒在我懷裏一直呐呐著天意弄人,之後她終於說出了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在我觀雲悟得劍道真意後,表妹見我找不到一柄契合劍意的寶劍因此不快。於是她就開始叫我收羅鑄劍典籍供她鑽研,她並非喜好鑄劍之道,而是她想為我鑄得一柄稱心如意的寶劍,故而她讓我借天下名劍供她參詳以便鑄劍。一直以為我很愛會珍,卻不料會珍更愛我,為我付出更多。早知如此我何苦觀雲悟劍。在我離開蓬萊島時,表妹含笑送我上船,叫我安心守護皇宮,這二十年,她哪兒也不去,就在蓬萊島上等著我回來。如今二十年期已滿,諾已完。此間事了,我當回島與表妹會珍再無分離。”說完他若無其事地轉過身去,繼續望著天上的流雲。
雖然燕卿棠用平淡的口吻將他與表妹的故事娓娓道來,看似不帶任何情感情緒。可從他平的口語中,琳曦還是感覺到了燕卿棠心中的那一抹哀傷遺憾,不過在哀傷遺憾中她感受到了更多的無怨無悔以及幸福滿足。
聽完這個故事後,琳曦被感動得淚流滿麵,這故事太蕩氣回腸曲折動人了。燕大俠與他表妹上官會珍的故事太偉大太感人。他們兩個人都情深義重,心心念念盡是對方。表妹喜歡觀雲,就陪表妹觀雲。表哥觀雲悟劍,表妹一旁相陪。表哥劍不如意,表妹就為表哥從頭開始學鑄劍不辭辛勞誓為表哥鑄得如意寶劍。表妹想學鑄劍欲觀天下名劍,表哥則不惜萬裏奔波千般大戰為表妹借得天下名劍。這是何等的情何等的意啊!愛,從不說出口,卻以為對方付出億萬心血將愛詮釋得淋漓盡致。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燕大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表妹上官會珍。為了表妹觀劍,他不惜與天下名劍高手為敵,為了借劍曆經無數血戰身受無數創傷。方才他自己說借劍雖有波折,卻還順利。借劍過程,他輕描淡寫一語帶過。可其中的艱難凶險,遇到的陰謀算計琳曦根本無法想象。她想不出來燕大俠當年是如何一步一步走過來的,那些高手為了對付他無所不用其極,然而他還是憑借自己的智慧能力將其粉碎。好一個驚才絕豔的燕大俠!而他的表妹上官會珍也是一個玲瓏聰慧的世間奇女子。她善解人意心思通透,所做的一切何嚐不是為了心上人啊!
琳曦望著負手而立飄逸出塵的燕卿棠,驟然覺得他無比的高大偉岸,她柔聲道:“燕大俠,你一定會如願與會珍姐姐眷屬一生。我真想見見上官會珍姐姐,我相信她一定很美很美。”燕卿棠淡淡道:“有緣自會再見。我蓬萊島盛產藍玉,他日相見必贈你上等藍玉。”琳曦聽後開心不已:“好的一言為定,將來我一定叫上師兄去蓬萊島找你們。”燕卿棠不為所動,凝神觀望著天上的浮雲。
臨安城西,西湖鴛鴦嶺南嶺半山腰有一座矮小還新的墳墓,一個威嚴的老者正在拿著一塊布輕輕拭擦著墳前的墓碑。不知為何他的手停了下來,本來充滿柔情憐愛的目光,變得無比的銳利。隻見他身後走來一個一身勁裝的身形筆挺的蒙麵人。
蒙麵人走到威嚴老者麵前躬身行禮道:“參見向教主。”威嚴老者漫不經心道:“我早已辭去教主之位,如今隻是一個普通的守墓人。世間任何事再與我無關,你走吧!”蒙麵人道:“神母有令,命向嚴冬立刻前往京城國賓館代表大金出戰大宋高手。”向嚴冬喝道:“老夫早已脫離煙魔教,神母現在也無權命令老夫,趁老夫沒有發怒,趕緊滾!”
蒙麵人這時從懷裏掏出一塊青銅令牌,那令牌中央雕刻刻著一個麵具圖案,見到這塊令牌後,向嚴冬渾身微顫,露出複雜無奈的神色他歎息一聲道:“也罷!看在你是她姐姐的份上,再為你做一件事吧!”
這兩天郭加忙得是焦頭爛額,他率領大理寺所有人馬在京城方圓百裏到處搜捕嶽靖川以及他其餘的親信黨羽,結果都沒有收獲。這嶽靖川做事真的是滴水不漏,他早已安排好了一切,早早將自己的親人送走了。他自己隻怕在領昆侖族主等人進宮見得皇上後,就立刻離開了京城。
雖然嶽靖川是他的生死兄弟,可一提起嶽靖川他就咬牙切齒大恨自己有眼無珠識人不明。
他來到段逸易仙凡等人的府邸跟他們提起此事時,大家都對嶽靖川佩服不已,誰也沒有想到他的城府如此之深。他的叛逆之舉竟然可以瞞過所有人的耳目。不過現在朝廷已經下了格殺令,隻要他還在中原,就絕難逃過朝廷的追捕,怕就怕已經離開大宋境內去了金國。不過真是這樣的話,他永遠回不來了,再也不能威脅大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