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山中一夕話 03(2 / 3)

瞿靈玓道:“好,咱們一言說定,就這麼做。看是你劉道長抓來的人手段高明,還是我的手段高,就請阮先生做個見證。劉道長,我借你幾個人用用,搭兩座帳篷,采買諸樣物品用具,成麼?”

劉奇蟾道:“成,怎麼不成?我是那種小氣的人麼?怎麼,隻要人手不要金銀麼?”

他這個人,隻須想到美酒美食,便方寸大亂。他生怕瞿靈玓當晚便要展示手段,整治出美味,備好美酒,他必定要屈服,到時瞿靈玓必定會乘機要挾,弄到進退不得,那如何是好?故此才借人之外又要拿出金銀來使用,想先做下人情,留下求情的地步。

瞿靈玓接了他兩塊碎銀,叫過幾個人來,搭了兩小一大三座帳篷。卻並未大動幹戈備酒備飯,劉奇蟾微感失望。

申時過半,日頭偏西壓山,遠近帳篷中炊煙複起,楚青流親來請劉奇蟾阮逸去新搭帳篷用飯。

帳中心座氈上放了一人個絕大樹墩做桌,四圍另有四個小墩做椅,大墩上放了四樣素菜,墩邊另有盛酒的皮囊。

入座後,楚青流給四人斟上奶酒,瞿靈玓一一解說,卻是素炒野豆,素炒紫蘑菇,奶煮扁桃,水煮山雞蛋,全是山中特產,別處難尋之物。黃紫紅白齊聚,卻都是真色真香,在塞北深山能見到如此中原風味菜菜肴,大解旅人鄉思。

劉奇蟾食過野豆,喝過奶酒,說道:“你這丫頭還算有良心,未從今天晚上起就使壞心眼。”

瞿靈玓道:“我請你吃飯了麼,自然就是有良心的。”說過這句“逆耳良言”,再說全都是順耳好話,劉奇蟾聽得暢快,吃得舒心,不覺人已半醉,瞿靈玓命人送魚上來。

劉奇蟾絕想不到此深山中還會有魚。他是行家,識得是如假包換的黃河鯉魚,不由喜極,放下筷子說道:“憑楚青流的輕功,到河邊上買了魚回來,原也趕得及。可你們並未遠走,這河鯉是從哪裏弄來的?”

瞿靈玓道:“阮先生,你知道這河鯉的來曆麼?”

阮逸道:“我從未來過此地,生平也少看雜書,還真說不清這魚的來曆。”

瞿靈玓道:“山民很少吃魚,卻很看重這種黃河錦鯉。有力量的人家,往往特意從遠處河邊買來,放在深井中活養,當個鎮物,我出大價錢才買來的。”說的劉奇蟾嘖嘖稱奇。

有此魚助酒,四人談天說地,至歡而散,各自回帳。

楚青流靜坐到二更過後,耳邊似有樂聲傳來,其聲低徊悠長,並非以力強逼人家非要去聽,卻有奪人魂魄之力。楚青流正欲起身探聽,瞿靈玓進帳說道:“師兄,咱們出去看看,阮先生也不知吹的什麼曲子,叫人聽了心裏發慌。”

二人循聲尋去,來到半裏外一處荒坡,見星輝之下,阮逸正獨坐吹笛。見二人走近來,停奏不吹,說道:“年紀大了,睡不著,出來走走。一時有感,便忘乎所以,吹了幾聲笛子,驚了兩位安睡,很是不該。”

楚青流道:“能得聞阮先生奏樂,實在是一件幸事。可惜我不懂樂理樂技,難與先生談論講說。”

瞿靈玓道:“阮先生,你這曲子,叫人聽了很是難過。是什麼曲子?”

阮逸沉想片刻,說道:“應該叫敕勒歌。”

瞿靈玓道:“張伯父吳叔叔還有爹爹,時常帶我這山裏遊賞,每每都要說起這首古歌。據他們說,這古歌的詞雖說家喻戶曉,曲子卻早已湮沒不傳,實在是一件恨事。”

阮逸道:“我辭官後,本該就此回轉故鄉安居。卻無來由的想起劉道長還在這裏挖掘碎片,還沒來由的就想過來看看,想看他挖到了什麼,能否從中找出沒藏颯乙賀蘭古步的來曆,一去胸中疑慮。愈往西行,這念頭卻愈是淡薄。但既已上路,總不好半途而廢,還是到了這裏。今日我才知道,我這一趟,原來隻是要尋訪這首古歌,以解胸中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