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炎熱就像是此事古國朝堂上如火如荼的狀態相似。
明麵上,再問夏至日到來後,就是太後的生日了,堂堂國母的壽誕,自然是舉國歡慶。今年的規格更高了些,今年是老太後的八十大壽,無論是皇族還是百官雖然嘴上不說,但是也心知肚明,老太太還能有幾個整壽?
太後的壽誕之日,按理說所有的李姓王爺都該到京城賀壽朝拜,但是今年皇上特地下旨,除“涼王”李恭謹、“齊王”李恭傅可以進京之外,其餘的王爺們不得入京,各在封地緊守邊關。
這反常的情況讓天下所有的李姓王爺都感到了一絲不對,不過究竟是為什麼才讓陛下做出了這樣的舉動,他們也都摸不著脈。
皇宮通明殿中,當今皇帝——陽德皇帝李恭驊手持利劍,寒光劈向宮殿銅柱,即便是他羸弱的身體,在傳國寶劍的鋒利下,仍在銅柱的表麵留下了一道深痕。
“是可忍!孰不可忍!北國這是要幹什麼!”
禦史大夫瓊玉想要快速平息皇帝的怒火,這個時間點敢向持劍的皇帝身邊靠攏,也隻有他了。
瓊玉在前朝曾做過皇帝的帝師,也就是在皇帝還是太子時,他為太子太傅。他與皇帝亦師亦友,他也給了皇帝不小的影響。
“陛下,臣覺得,這件事情,不像是北國所為。”
皇帝正在氣頭上,結果聽到了瓊玉不合時宜的唱了反調,皇帝立刻反問,他覺得這件事上他想不到瓊玉為何會和他唱反調!
“那你說!不是他們幹的是誰幹的!”
瓊玉在皇帝暴怒的質問之中,反而顯得異常的平靜,反問道:“陛下,臣反而想問問陛下,您認為這件事是北國所為,您的理由是什麼?”
這句話,也就是他瓊玉,他們在是師生的時代就經常以這種反問的方式議事,即便是在今日,昔日太子已然是九五至尊的皇帝,皇帝仍然習慣了這種方式,換個旁人,隻怕這麼問時,天子劍已當頭砍下!
“上奏的奏折上明明寫著是北國北境侯蘇範的部下所為啊!”
“陛下,您還記得當年原野大帝在建立密使探查情報,檢查百官之前說的話嗎?”
“‘奏折是皇帝最不能相信的東西,那隻是臣子想讓皇帝看到的,而不是真相,古往今來,有多少帝王都被奏折所誤,指使霸業毀於一旦’,這句話陛下您可還記得?”
“你是說,這奏折上的消息有誤?”
“臣有沒有這麼說,隻是臣詳加思考,似乎覺得不太可能。”
“首先,臣不相信哪個殺人者會自報家門,奏折上寫著這些刺客曾明確的表示自己是北國北境侯蘇範部下,豈不是直接賣了主子?如果真是蘇範所為,他這不是自掘墳墓嗎!”
“其次,據臣的情報可知,蘇範在符夢寒老將軍遇刺之前,剛好在北國與鄯國的交戰中大獲全勝,回到了黃金宮,當時他並不在北方封地,其間相隔千裏萬裏,他是不可能指揮部下前往寒城關的!”
“按這樣說,蘇範確實不可能指使。會不會是他的部下自己的意思,是自行刺殺符夢寒將軍?”
“這便不得而知了,不過,陛下,臣認為無論此事是否是北國所為,都請陛下暫時忍耐,也不要把符夢寒老將軍遇刺的事情公諸於眾。”
皇帝長歎一口氣,確實,此刻正值多事之秋,邪月教卷土重來,再度蠢蠢欲動,隻怕一旦開戰,仍需要北國相助一臂之力,協同作戰!此時,如果與北國交惡,豈不是多了一個潛在的敵人!
況且,如果和北國劍拔弩張了,誰知道那些王爺們會不會趁著局勢動蕩而做出什麼來!在各封國監察王爺們的密使所傳遞回來的信息大多數都讓他睡不好覺!
如果天下大亂,就正是給了他們機會了!
而且,自己的兒子,古國的太子殿下李佰霖現在可還在北國境內!
如果這件事真是北國的動作,那麼也就證明北國要和古國撕破臉了!兩百年的和平友好也將會不複存在!而自己的兒子,古國的太子在人家的地盤上,隻怕是
不過,現在並沒有任何李佰霖遇害或遭遇不測的消息傳來,這也讓皇帝心安了許多,結合了剛才瓊玉所說的種種,皇帝也有了大致的思路,這應該不是北王王稟的意思,有可能是北國內部之人所為,但這絕不是镔鐵王室的意思,也不是要和古國開戰的訊號!
既然如此,那就仍然要把北國視若兄弟,這個時候,古國需要北國的助力,甚至是不以往更加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