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唐生誌帶著疑問,看了方不為一眼。
方不為這是準備要走了?
嗯!
站在方不為的立場上,也確實該走了。
隻看炮火轟炸的密度越事越高這一點,就能推斷出來,日軍趕往南京的部隊越來越多了。
每遲走一個小時,就會多一分危險。
“去我辦公室吧!”唐生誌說道。
坐定之後,唐生誌掏出鋁質的煙盒,給方不為遞了一根。
方不為擺了擺手:“司令自便!”
他也是很佩服唐生誌的。
病成這個樣子,快步幾步就會喘不上氣來,照樣還是煙荼不離手。
“你這是準備要走了?”唐生誌開門見山的問道。
“再看看吧!”方不為含含糊糊了應了一聲。
“還是要趁早走!”唐生誌不認同的搖了搖頭,“戰況你也看到了,我們還是低估日軍的攻勢了……”
終於承認了?
方不為暗哼一聲。
南京的固防計劃,雖然是委員長一手安排的,但大多都是征求過唐生誌這個城防總司令的意見的。
兩人都是紙上談兵之輩,看到的都是紙麵上的數據,做出來的計劃可想而知。
他們都是根據上海的各戰鬥數據,做出來的這份計劃。
這正因為如此,才使他們產生了日軍火力雖強,但重炮及飛機炸彈不多,甚至捉襟見肘的錯覺。
確實有過相當長的階段,鬆井石根要求日軍各部隊節約彈藥,隻有發起重要戰事時,才會充足供應。
這是因為在開戰之初,日本軍部本就錯誤的估計了國軍的戰力,更沒想到國軍能在上海堅持三個月之久。
日軍大本營的計劃,可是準備三個月,就要占領全中國的。
所以彈藥準備很不足。
另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
上海有一大半,都是英美法等國的租界,炮彈打的稍遠一些,就會飛進九國中立區,真要死了洋大人,各國肯定會抗議,甚至是幹預,正好中了蔣委員長的下懷。
即便炮火覆蓋,也會盡量保證不會超出大致範圍,所以日本人一直打的畏首畏尾。
這才讓統帥部產生了,“到了南京,日本人也會是這般打法”的錯覺。
日本人也怕美蘇等國真的幹預,所以才產生了速戰速決的念頭,此次彈藥準備的極其充足。
延續了一天的密集轟炸,死傷人數近三團的編製後,才把唐誌生給打醒了。
這樣的打法,國軍根本堅持不了幾天。
看方不為不做聲,唐生誌還以為他是在猶豫,又勸道:“趁日軍還未攻破複郭城牆,趕快走吧……到了武漢後,一定要向委員長稟明南京的困境……”
“刷”的一下,方不為猛的睜大了眼睛。
武漢方麵怎麼可能不關心南京的實況?
而他剛剛在門外還聽到,唐生誌命周斕,將今時的戰況,詳細的似擬成了電文,發給了武漢行轅,何必還要讓自己轉述一遍?
方不為暗暗的咬了咬牙,試探著問道:“司令,敵軍勢大,照此攻勢,不難看到結局,您也應該早做打算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