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能做成豆幹,三姐,你說這能賣錢不。”
“能呀,這要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更能賣錢呀。”
“那你想不想做這個生意?”
“我?”
“對呀,你看現在你家的進項隻有姐夫跟李遠上山打獵,那都是拿命在掙錢,能掙多少,這就不一樣啦,這是個長久買賣,賣一兩板肯定是掙不到錢的,但像姐夫經常賣貨的酒樓要是長期合作就不一樣了,收入固定不說,還能省不少事兒。你說咱們買一斤豆子才十幾文錢,但是一斤豆子差不多能出三四斤豆腐,一斤豆腐別說買十文了,就說買個七八文,咱們就能掙一番,跟別說咱們還能賣豆漿,還有豆腐腦。”
嶽春杏看著柳苗的嘴一張一合的,都給她說蒙了,就這口才,在這對著嶽春杏說了半天,簡直是對牛彈琴呀。
人壓根沒聽懂。
柳苗歎口氣道:“這麼跟你說吧,姐,咱們做這一板豆腐,就那麼大的。”
指了指遠處的豆腐磨具說道:“保守估計能掙個小一百文吧。”
這下嶽春杏可算是聽明白了。
還露出一副你早這麼說不就得了,費那麼大勁。
柳苗很是無奈。
“這麼掙錢呀。”
“是呀,主要是家裏人手不夠,想著問問你們要不要做,我出技術,市場也可以跑,就是勞力你跟姐夫要多出點兒,掙的錢五五分,咋樣,姐?”
嶽春杏一拍大腿道:“那肯定是行呀,你等著,我回家去喊你姐夫去。”
“哎,姐,吃完飯再走呀?”
望著遠去的背影柳苗急忙喊道。
隻聽到遠遠傳來斷斷續續的聲音:“不吃了。”
柳苗無奈的和幾個孩子對視一眼。
“咱們先吃吧。”
剛過了晌午,就見三姑一家著急忙慌的過來了。
柳苗看幾人一路趕過來,急忙端上幾碗水。
“三姐,你急啥,午飯都吃了沒。”
咕咚咕咚灌下一碗水,才算是緩過氣來的嶽春杏說道:“吃啥呀,我回去拉著你姐夫就來了,李遠他們非得跟過來看看。”
“我猜你們就沒吃呢,今天中午我用豆腐做的鹵,現在下點兒麵就能吃了。”
柳苗做的是雜醬麵,用豆腐和肉炒一炒,做出來的鹵噴香。
“嗯,還別說,真是好吃,這豆腐吃著跟肉一個味兒。”
李遠抱著個盆子吃的那叫一個過癮。
嶽春杏用眼直瞪他,想說他兩句,可自己也吃了三碗,沒那個立場。
“三姐,三姐夫,你們啥想法,說說唄,咱們自由發言。”
“我肯定是讚同的,李遠跟著你姐夫啥也不會幹,隻能去打獵,家裏沒地,吃穿都要花錢買,你說打獵能掙幾個錢,三姐就跟著你幹了。”
柳苗看向三姐夫。
“聽你三姐的。”
好吧,當她沒問。
李遠兩口子也是跟著點頭。
柳苗接著說:“那麼咱們明天就去鎮上試試,可是現在有個問題。”
“啥問題?”
嶽春杏迫不及待的問道。
“三姐,你看,咱們每天天不亮就得往鎮上去,這豆腐得提前準備,但是你跟姐夫住在山裏,來回不方便呀。”
“也是,這來回一趟挺費勁的,可不住山裏住哪兒。”
幾人往院子周圍看去。
“弟妹,你家這邊上的地有人要嗎?”
柳苗望著手指的方向看去。
“這,我也不清楚,我這腦子上回磕到了,以前好多事兒都不記得了,要不你們問問村長,要是沒人要咱們掏錢還能買不到嗎?”
其實嶽春杏並沒有遠嫁,李大山就住在山林深處,可她就是堵著一股子氣,愣是這麼多年都沒往這邊來過。
“行,聽弟妹的。”
“那今晚你們現在我家湊合一晚,咱們等明天賣完豆腐再說吧。”
李遠看向院子裏鋪滿的磚坯,和幾個大爐子問道:“嬸子,你這是在燒磚嗎?”
“是呀。”
李遠稀罕的走過去,拿過一塊燒好的磚塊說道:“那到時候我們也燒點兒,這看著不比買的差。”
李大山也湊過去,跟著幹起了活。
“今晚我跟李遠就在這睡了,還能幫忙看著火。”
“那哪行呀。”
“有啥不行的,就讓他爺倆睡著吧。”
一句話把柳苗要勸的話給堵了回來。
要是做生意,這兩個摸具肯定不夠用,柳苗一早就讓嶽迎康去李嬸子家多做幾個。
吃完晚飯,大家開始忙碌起來。
天不亮,一家人又把吃食裝妥當,浩浩蕩蕩的往鎮上走去。
今天賣的東西多,她還要跟著跑酒樓,就把孩子都帶上,家裏讓李嬸子幫忙多看著點兒。
等豆腐這塊市場跑下來了,也就基本穩定下來了。
嶽春杏和王英留下來賣豆漿和豆腐腦。
“小康,我要跟著你們三姑父他們去趟酒樓,你三姑這邊你幫忙看著點兒。”
交代完,柳苗就帶著小寶跟著他們往酒樓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