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上,嶽春杏一家臉上的笑就沒有落下來過。
就是那一邊走還一邊摸懷裏的錢袋子的動作太惹人眼了。
柳苗實在是看不過去了:“三姐,你可別摸了,生怕別人不知道你那裝的有銀子似的”
嶽春杏動動手,還是沒放下來,握著錢袋子回道:“我這樣心裏踏實,要不然以為是在做夢呢。”
好吧,願意握就握著唄,反正有她姐夫這個壯漢頂著,估計也沒人敢打他們的主意。
嶽春杏進屋的第一件事就是關上房門,還謹慎的讓幾個孩子呆在門外望風。
柳苗無語了,她家這破房子門一關,黑漆漆的,能看見個啥呀。
“你站那幹嘛呀,還不過來,咱數數今天掙了多少錢?”
柳苗都能看到她三姐看她那不耐煩的神清了。
“三姐,你手裏是賣豆漿和豆腐腦的錢,差不多一百多文,豆腐這邊買了一千一百文錢。”
嶽春杏握著錢袋子的手頓住了,疑惑的道:“你咋知道的。”
柳苗來到她三姐身邊,準備跟她好好掰扯掰扯:“三姐,咱豆腐就四板,一板賣兩百四十文,四板就是九百六十文,還賣了十斤豆幹,一斤十五文,十斤就是一百五十文,這加起來就是一千一百一十文錢。”
看到嶽春杏認真的在聽,柳苗認為她應該是聽懂了,於是接著說:“咱豆漿賣兩文錢一碗,豆腐腦三文錢一碗,咱差不多各買三十幾碗,就按三十五碗算,這樣算下來就是一百七十五文錢。”
這帳都算完了,見嶽春杏還是直勾勾的看著她,柳苗弄不懂了,這是啥意思呢。
李大山率推了推妻子。
嶽春杏這才反應過來,沒搭理幾人,而是直接拿出錢袋子,自顧自地數了起來。
一百七十二文,雖然跟柳苗說的有差,但是差別不多。
又讓李大山把賣豆腐的錢拿出來。
“這個不用數了,我們賣完,當著掌櫃的麵就已經數清楚了,就是弟妹說的那個數。”
嶽春杏放下手裏銀錢,看向柳苗道:“弟妹,你這算的也太快啦,比那鋪子裏的掌櫃的強太多了,我看他們都是拿著算盤扒拉半天。”
柳苗一臉黑線,三姐,現在的口算了解一下。
見柳苗不回答,她也沒再糾結,直接對著李大山說道:“大山呀,你現在去問問村長,看能不能把隔壁這塊地買下來?”
“啊,現在就去嗎?”
“對,現在就去。”
嶽春杏感覺弟妹是個有本事的,她和李大山沒有什麼可以教孩子的,但是這個弟妹有呀,你看看隨便做個吃食就能賣錢,還能張口就能算出銀錢,這些都是本事呀,她們吃過的苦,可不想再讓孩子們跟著經曆。
柳苗看三姐兩口子這麼有幹勁,也是很高興:“三姐,今天這些帳我都會記到本子上,咱們每天回來都核對一遍,至於銀錢,我建議咱們每月結一次,這樣記賬也好記。”
見三姐點頭,柳苗繼續說道:“咱們這第一天就有不小的收獲,算是開了個好頭,我想明天讓三姐夫和小遠跑其他鎮上看看,咱們鎮子還是太小,零賣又掙不到錢,還是賣給酒樓比較劃算。”
“行,都聽你的。”
沒一會兒李大山就回來了。
嶽春杏還納悶呢,這是沒辦成。
看到媳婦的疑惑,李大山難得主動解釋道:“村長同意了,他說這片是以前得老宅基地,大家搬到山下這邊就一直荒廢著,要是想買直接就能買,但是要按照良田的價格,畢竟是村裏的地,他要給大家個交代。”
“那太好了。”
說完,進屋去把家裏得銀子都拿出來,遞給李大山:“這十幾兩銀子你都都拿著,先把地契辦回來,村長幫咱大忙了,你再給村長買點兒禮送過去。”
李大山揣好銀子,點著頭走了出去。
柳苗覺得今天真是個大喜的日子,得好好慶祝慶祝,但是人口太多,炒菜太麻煩,還是吃火鍋吧。
三姐喝著大骨湯感慨著:“真是沒想到呀,這日子過著才叫有奔頭呢。”
李遠聽完放下裏手裏得大骨頭說道:“娘,我一定好好幹,讓你和爹過上好日子。”
嶽迎喜跟著附和著:“娘,我也會讓你過上好日子的。”
柳苗給他夾了一塊子肉說道:“怎麼哪兒都有你。”
大家哈哈的笑起來。
嶽季自從上次睡墳地事件後,就老實了很多,大門都不好意思出。
眼看著嶽迎誠院試的時間快到了,兒子又經常不在家,王氏想著去看看,順便帶著小女兒出們散散心。
誰想到在鎮上竟然碰到了柳苗一家,看到他們攤位上擁擠的人群,心情莫名的不爽起來。
逛街的心情也沒有了,直接去了兒子家。
大兒媳柯氏看到她倆來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兒子也沒和她說上幾句話,吃完飯就帶著嶽季匆匆趕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