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第六十七章 多事之秋(1 / 2)

遼國,

狗頭軍師借著遼國三皇子之死,為慕容博緊急串聯遼國三皇子的心腹與屬官。

本來這些人都是瞧不起狗頭軍師的,從不願與狗頭軍師多言,但這次因為遼國三皇子之死,他們成為了一根繩子上的螞蚱。

身為三皇子屬官,三皇子慘死,他們皆有失職之罪,以當今皇上性格,一旦得知事情尾末,他們立即都會被殺頭問罪,甚至可能牽連族人,落得個被滿門抄斬的下場。

沒有人想死,尤其他們各個身後有一大家族人,聽聞有人有能力能保全他們一命。他們立刻依著狗頭軍師之言與慕容博見麵聯合。

慕容博通過與這些人交談,很快對遼國高層與遼皇都有了清晰的認識。

此時遼國內部並不平靜,

權奸當道,政治鬥爭激烈。遼皇為人雖勇猛豪爽,但識人卻忠奸不辯,全憑義氣,

明明,明眼人都看得出皇太叔耶律重元與其子耶律涅魯古有謀反之誌,取而代之之心。

偏偏遼皇覺得耶律重元當年可做皇帝,卻讓給了他父親,

為人最是義氣,所以對其深信不疑。

就算有親信大臣檢舉,遼國隻認為是其嫉妒,

為維護叔侄感情,生生將忠賢杖斃。

至此,無人再敢進諫,致使皇太叔皇太叔耶律重元與其子勢力空前龐大。

慕容博抓住這一點,與遼國三皇子心腹屬官謀劃,讓眾人暗中向耶律重元與其子送禮說明遼國三皇子之事,表示願意投靠,請求二人在適當的時候順水推舟為他們求情。

待耶律重元與其子答應後,慕容博便讓眾人中膽子最大、最重義氣的三人早朝時前往皇宮負荊請罪,向遼皇稟報三皇子之事。

二日,進入皇宮,三皇子屬官向遼皇稟告三皇子遇害之事,果然,遼皇聞之怒發衝冠,追責眾屬官護衛督導三皇子不利,致使自己皇兒遇害,不分由說遼皇便要將眾屬官抄家滅族。

三人忙按照慕容博的籌謀,激憤地表示不甘不服。

遼皇奇怪,暫留三人性命,問三人,

身為屬官,保護不利,

致使皇子慘死,自是有罪該死,有何不服。

三人又是悲憤又是慷慨激昂道:“罪臣等人深受三皇子大恩,三皇子慘死,我等自是不願乞活,但三皇子的大仇未報,謀害三皇子的凶手如今逍遙法外,我等若不能手刃仇敵為三皇子報仇血恨,有何麵目到地下覲見三皇子。本來我等得知三皇子慘死後,眾屬官便是恨不得立馬策馬前往追尋凶手為三皇子報仇,然後自殺謝罪。但又恐我等一片忠心無人知,怕被誤以為是畏罪潛逃,汙了三皇子死後威名,故我等特意今日上殿,就是為了稟告吾皇我等要為三皇子報仇,隻是沒想到,我等即將毫無意義的身死,一腔怒血無處報,我等自是不甘,不服。”

遼皇直視三人心房,煌煌皇威壓向三人,森寒問道:“你等所言是否有假?是不是為苟且偷生故意如此言?”

三人倍感壓力,但卻毫不畏懼與遼皇對視,義憤填膺道:“皇上,士可殺不可辱,若皇上不信,可隨意召來其餘屬官想問,三皇子對我等恩重如山,我等失職致使三皇子慘死,我等有何麵目苟活。隻是凶手未除,未能以手刃其血祭奠三皇子在天之靈,我等自是不願如此毫無價值的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