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了一天的王府眾人其實已經精疲力竭,但他們還不能歇息,他們還要填飽自己的肚子,所以此時府中的小廝丫鬟都聚集在外院大廚房裏等著領自己的晚餐。管事麽麽們則待遇好一點,可在屋裏等著小的們送餐。大廚房的包婆子今天特別的大方,大概府裏主子有交代,管事麽麽們晚餐每人可分得雞鴨各半份,素菜四碟,小廝們每人可得鴨半份,素菜兩碟,丫鬟們每人可得雞半份,素菜兩碟。眾人在饑腸轆轆後得以食飽,都盼著能多來幾次喜事。
與外院的喧鬧不同,後院的暢益軒裏此刻卻有點沉悶壓抑。雖然在前後廳中招待眾人時王府各位主子都用了點茶點,但接完聖旨後大家都有點索然無味。回到後院後,王妃讓小廚房做了點豆腐雞蛋羹,蘿卜肉餡的包子以及青菜粥。豆腐雞蛋羹是王妃的開胃菜,王爺和世子則偏愛帶肉的包子,和樂郡主也想吃包子卻被她母妃以女兒身體嬌弱,晚上不宜吃葷為由拒絕了,隻能苦哈哈的喝著青菜粥。
飯後,慎王爺開口道,
“佳兒,你對你皇爺爺指婚這事有什麼想法?”
和樂郡主霍白佳直愣愣地看著自己的爹,有點不明白他為什麼這樣問。她覺得她爹沒有當麵拒接聖旨那是給皇爺爺留麵子,私底下應該寫奏折上書婉拒這樁婚事。本來皇帝下的聖旨那是不接受也得接受,可她爹不是龍子嘛,可以討價還價的,畢竟虎毒不食子嘛。和樂郡主的小算盤打的劈裏啪啦的,指望著這個愛女如命的老爹給力一點幫她拒絕這份意料之外的姻緣。她還想在這蜀地紮根,就近享受著親人們的關愛,生活美滋滋呢。可她爹卻出乎意料地詢問她的意見,大事有點不妙啊!
“父王,女兒未曾見過皇爺爺,不知皇爺爺的聖意。”
聽完女兒的話,其餘三人都麵色一僵,再想起那份敷衍了事的聖旨,心裏都不是滋味。
慎王爺心想,父皇他最寵愛熙貴妃生的承王和長平公主,連皇後生的乾王和啟王都不能與之相比,要不是承王膝下僅有一女,隻怕這太子之位就要被他收入囊中了。
不對,慎王爺回過味來,京城有眾多名門閨秀,還有他幾個兄弟的女兒,這等好事怎麼著也不可能掉到他家和樂頭上。這事怎麼都透著一股子蹊蹺。
和樂見父王母妃她哥都麵色難堪,覺得他們都知道內情,怎麼都沒人告訴她呢?為了不做睜眼瞎,她開口道,
“父王,那個裴斯禮怎麼樣?”
慎王爺聽到這話,心裏第一想法是女兒對別人感了興趣,以後說不定這顆白菜就要被豬拖走了,他立即抹黑裴斯禮,
“十六歲了,還在讀書準備科舉,除了爺爺是裴國公,其他也沒什麼優勢。”
和樂郡主怕她爹出門被人打,虧不虧心啊,還除了爺爺是裴國公,其他也沒什麼優勢。有了裴國公的爺爺,他可以四肢不分,五體不勤好嘛。
當然,她也不想嫁給這個裴公子。雖然皇爺爺那兒不能直接上表拒絕,但看出她爹對聯姻對象的不喜也好辦呀。
於是她慫恿道,
“難道皇爺爺想我了,我才十歲就讓我嫁給十六歲的裴斯禮,明珠郡主還沒指婚呢?”
她的潛台詞是要嫁可以嫁明珠嘛,明珠剛及笄,正正好。再不行,乾王家的清樂郡主也可以嫁嘛,她都十四了。她才十歲,要嫁人也得等五年,皇爺爺是不是和裴家有仇啊,想吊著不讓人家孫子成親啊,這也太小心眼了吧。
不愧是父母,慎王爺聽了女兒的疑問也想到了這一層,這次賜婚背後肯定有他們不知道的秘密。可是他們離京都太遠,朝中也沒有人可以傳遞消息,不然可以打探一下,再做打算。
這時,升職的嘉禾世子問道,
“母妃,舅舅他們有沒有辦法在京中給我們打聽一下消息,這件事不管誰遇上都是能躲則躲的。萬沒有讓妹妹跳入火坑的道理。”
慎王妃聞言道,
“母妃當年也是因為被指婚給你父王,你外公才被聖上封為翰林學士,你兩個舅舅才能得到免額,去六部做了個堂官。我怕他們也沒什麼可走的門路幫我打聽。”
也是,嘉禾世子想,舅舅官職太低,接近不了權利中樞,皇爺爺也不可能把這件事的內幕廣而宣之的。
和樂想也不一定非要舅舅們親自打聽啊,可以問問外公啊!母妃和哥哥為什麼忽略這個呢?不管了,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她直接向父親提出了疑問,
“為什麼不問外公呢?”
她母妃聞言笑了一下,說道“你外公已經致仕了。在官場上,人走茶涼那是常態。”
“可是,外公不是有學生嗎,讀書人不是最尊師重道,最重氣節的嗎?”
慎王爺突然大笑一聲,誇道,
“我們家和樂真是天資聰慧,我們既然一頭霧水,哪怕大海撈針又有何妨,隻要碰到那萬中之一,應對眼前的困局足矣。”
說完,慎王爺叫上兒子兩人一起去了書房,準備給老泰山寫一封信,希望老泰山能幫上忙,幫他們一家解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