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 深宮裏的密談(1 / 1)

數月前,熙貴妃收到皇後宮中內應紅柳傳來的訊息,皇後有意為嘉睿郡王相看平國公三房之女羅穎,意在將平國公府拉入乾王門下。收到消息後,熙貴妃的麵色就沉了下來,暗道皇後真是好打算,平國公與裴國公兩府本為姻親,裴國公次子娶的就是平國公嫡女,兩家小輩也感情深厚,多有交往。聽皇帝提過裴國公有意兩家再結秦晉之好。皇後這一招一下子拉過去兩個國公府,她的承王可怎麼與之相爭,就算再仗著皇帝寵愛,她娘家也隻是個文官,也是蒙恩才封了個誠義伯,哪像皇後這個大將軍家的小姐,在軍方有天然同盟,再讓她搶先把這事辦成,她們母子以後可哪有什麼好日子過?

熙貴妃想道,自己絕對不能讓皇後得逞。如今娘家不給力,她隻能仗著和皇帝青梅竹馬的情意,隻能仗著她猜中了皇帝的心思,為皇兒多討點保障了。

入夜,皇帝果然來了貴妃所住的昭陽宮。貴妃笑意連連,溫婉大方,體貼周到地服侍皇帝用膳,皇帝麵色溫和,眼波帶笑地看著貴妃,心情大好,覺得每次來貴妃處總能體會到那種放鬆萬事皆安之感。不像在皇後處,總是神經緊繃,劍拔弩張。

熙貴妃小心的觀察著皇帝的神色,知他心情甚好,便開口道,

“前幾日承王進宮來給我請安,提及王妃身子不好,近來時常臥病在床,他心裏憂心忡忡,時常夜不能寐。我尋思著,要不給他納個側妃,一來幫王妃分擔中饋,二來也可照顧一下明珠。”

皇帝沉思一下,問道:

“他想納側妃了?”

“沒有”,貴妃否認道,“是我這當娘的心疼他那一家子,想給他找個貼心人分憂。”

皇帝道,

“他就是想也無可厚非,哪個王爺不是正妃側妃一堆,偏他隻守著那個病王妃,自從明珠出生後,王妃身體一直不好。朕當時就想給他指個側妃,偏他還來求朕,讓朕不要拆散他們夫妻。朕也是想到我們倆才就此作罷。”

“那是皇上體諒他,疼他呢!”

“愛妃看上了何人?”

“臣妾覺得裴國公次子之女甚好,皇上以為如何?”

“愛妃覺得好,那肯定是極好。不過這事還是等明兒朕召見裴國公後再下旨。裴國公勞苦功高,又曆經兩朝,朕得多加體恤啊!”

“皇上真乃明君,體恤臣下,實乃萬民之福。”

皇帝哈哈大笑,攬著貴妃走入帳中。

翌日,早朝後,皇帝宣裴國公禦書房聽命。裴國公老臉茫然的走進了禦書房,不知皇帝有何事吩咐。

皇帝一臉喜色的對裴國公說,

“裴卿,朕想和你結為兒女親家,不知你意下如何?”

裴國公麵色一緊,隨後麵色如常地道,

“老臣不敢,不是聖上是指?”

皇帝從裴國公的麵色上沒有發現端倪,隻得接著說道,

“朕瞧著你家老二裴子隱人品樣貌皆為上品,想必其女也應效父,青出於藍,朕有意將其指給承王作側妃。”

裴國公沉默了好久,久到皇帝以為他會抗旨,正要訓斥時,裴國公撩開衣擺,跪地拜道,

“陛下對臣榮寵有佳,對犬子亦看重萬分,對裴家那是寵上加寵,老臣本該感激涕淋,應下這門親事,編織這段君臣佳話。可臣的孫女已與他人締結婚約,老臣實在不能欺瞞聖上,老臣亦十分為難。”

“哦,誰家搶在朕的前麵了?”皇帝語氣不善道。

“是安太傅家的幼孫安博言,老臣當年在和楚王一戰時幸得太傅相助,得以保全性命,為報答救命之恩,遂締結了婚約。”

皇帝在聽到安太傅三個字的時候,整個人感覺都不好了,他對安太傅是又敬又怕。太傅為人嚴肅古板,不苟言笑,幼時在上書房聽課沒少挨太傅的戒尺,沒少聽太傅的諫言,也沒少因太傅告狀而受到先皇怒罵。

可太傅在他式微時幫助過他,可以說他能登上皇位太傅立了很大的功勞,要不是太傅,那些世家怎麼會支持他這個母家不顯又不受寵的皇子,更難得的是太傅沒有給他拖後腿,等他帝位穩固時,特別瀟灑地告老還鄉了。他要是劫了安博言的姻緣,太傅估計會從老家帶著戒尺來皇宮收拾他。

皇帝想,

“罷了,還是給承王重新選一個側妃吧,太傅朕真的惹不起啊!”

“裴卿,你先回去吧,此事就此作罷,無需再提。”

“老臣謝皇上體恤。”

裴國公拖著跪麻了的雙腿,顫巍巍地出了宮。

皇帝麵帶菜色的回了龍華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