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第五十二章 誅、間、放(2 / 2)

至於李義府的存在已經威脅國家,作為禍患,李元璦也不與他客氣,表麵說得好是苦肉計,周瑜打黃蓋願打願挨,實際上在他供出所有收受賄賂的證據之後,將他這些年的所作所為都一並呈報給了李治。

李治需要的是刀,卻不是雙刃劍,他能夠容忍李義府私德上的敗壞,卻容忍不了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做出危害大唐的事情。

長孫無忌的威脅解除,朝中又有許敬宗的存在,李義府就顯得有些多餘了,李治自然不會在乎他的死活。

秉公處理!

“朕繼位以來,一直想走聖王之路,止戰止戈以求天下百姓五穀豐登,萬民樂業。奈何四方胡虜覺得朕年幼可欺,數次挑戰朕的底線。朕以忍無可忍,在不出劍,朕九泉之下,愧對先皇。”

他長身而起,意氣風發,就是身旁沒有寶劍,不然拔劍而出,更添幾分威勢。

“對於我朝周邊軍情,諸位身為國相,了解的不會比朕少。朕今日想聽聽你們的意見,如何走出這三麵不安的局麵……”

李績在政務上向來是少說少做,但關於軍事,他卻不弱於人後,先一步說道:“老臣覺得我們應該采取不同的態度,分別是誅、間、放。”

李治忙問道:“何為誅柔放?”

李績道:“西域環境惡劣,大大小小的國家部落錯綜複雜。要向他們乖乖聽話,必須擁有足夠的威懾力。是故對於西方西突厥當誅,斬其首領,滅其部落。”

“至於北邊諸部,我們向西進兵時,如故下令他們隨軍出征。重賞忠心之將,離間分化心懷叵測之人。隻要此番我們大獲全勝,他們自然不敢再有二心。”

“東北方麵,百濟、倭國確實狼子野心,照我估計,至多一年,必將合兵一處,攻打新羅。可他們攻打新羅,與我們大唐何幹?”

他說著笑道:“新羅不同於別的盟友,他們是實實在在的一國,吸取了我們的文化,衍生了自己的製度,能夠培育自己的人才。他們過強,對於我們而言,絕非好事。百濟、倭國想要滅新羅也絕非易事。亂不及王朝疆域,何故過於勞心?讓他們先打著,恰當的時候出兵援助即可。”

李治聽得眉飛色舞。

來濟、杜正倫、許敬宗也連連歎服。

最震撼的還是李元璦,他人隻是覺得李績言之有理。

而擁有有著超前遠見的李元璦,卻知道李績對於新羅的分析到骨子裏了。

盛唐之前,讓大唐頭痛的對手,除了吐蕃就屬海東新羅。

李治看著四周一眼,問道:“諸卿還有什麼補充的?”

他知道差不多了,現在大唐能夠在戰略眼光與李績相比的,真沒幾個。

李元璦很意外的站出來,而且一臉的肅然道:“英公軍略無雙,誅、間、放將四方軍情囊括其中,委實了得。不過某覺得,對於西域,不能安於現狀。僅靠威懾力是不足以持久維護西域安定的,我們應該跟進一步,開始入手西域的統治權。派遣幹吏去統治領導西域,派遣兵士剿滅不服者,打破現在這個現狀。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