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晞知道,自己該改良更多方麵,想盡辦法創造財富,以便惠澤更多的天下人。
如今雖然說大唐國庫殷實,但天下百姓吃不飽穿不暖的依然還很多,楊晞要做的,就是讓天下的產出更多,先一步做到百姓都有飯吃,都有衣穿。
他穿越過來後,大部時間都忙著“救火”,不是平叛就是出征,大多時間接觸軍事方麵的,直到自己當皇帝親政後,才去關注各方麵的民生。了解現在的生產力情況後,他有點“大跌眼鏡”的感覺。
如今天下的種植大部地方依然停留在一年一熟的方式上,也就是一塊田地,一年隻種一熟作物,收割了就放著拋荒,這讓熟悉後世時候一年兩熟三熟種植的楊晞大為驚異。而且他也知道,如今種植的作物還是以粟、麥為主,產量巨大的水稻種植並不多,這也難怪穿越來大唐後,米飯吃到的時候也不多,大多時候都是麵食,或者粟米飯之類的。還好他對吃食方麵不講究,並且也沒什麼精力去計較。
了解了這情況後,他馬上和戶部官員詳細討論了作物種植方麵的事,提出了一塊地一年兩熟、甚至三熟的種植方式,還有大範圍推廣種植水稻,並從交州一帶引起好的稻種。
交州(也就是後世越南河內)的官員上奏,那一帶普遍一種非常容易種植、並且成熟期非常短的水稻,楊晞馬上想到了後世時候曾隱約聽到過一種叫占城稻的水稻品種,馬上認定很可能這就是同一種東西,馬上下令交州的官員想辦法弄種子試種。
也就在楊晞的一力主導之下,將從他執政的第二年開始,各地的官田要開始采取稻麥複種等一年幾熟的種植方案,並廣泛推廣種植水稻。對自己強力主導的這一點得到政事堂諸宰相的一致同意,楊晞非常的興奮,他眼前仿佛已經看到了各地倉庫中那堆積如山的白花花的大米,百姓再也不要為吃喝犯愁,而是在擔心糧食多的吃不完該怎麼解決的問題。
來自後世的楊晞非常清楚商業貿易對於國民經濟促進發展的作用,因此在大力改善民生,親自提出一係列改善民生之舉的同時,也開始向大臣們鼓吹商業貿易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就在討論具體要實行哪些舉措的時候,楊晞宣布了解除已經實行了一百多年的宵禁。
閉門鼓後,長安的城門雖然關閉了,但各坊門並不關上,也不禁止百姓在晚上時候外出。
東、西兩市時候各商鋪閉市的時間也大幅度地延遲,甚至楊晞還鼓勵舉行夜市。平康坊等夜生活非常豐富的地方百姓也可以在晚上任何時候光臨。
楊晞這一大膽的舉措遭到了許多大臣的反對,他們認為全麵解除宵禁會給長安的治安帶來極大的麻煩,作奸犯科的人肯定會多起來。但楊晞還是用自己的理由勸服了百官,廢除了宵禁。
官辦的夜市很快出現,並且不久以後就繁榮了起來,長安城內居民的夜生活隨著宵禁的解除很快豐富了起來。平康坊的生意也比之前更火爆,其他一些與夜生活相關的洐生行業也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朝中的官員們都是很吃驚,他們根本沒預料到宵禁解除後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夜間的長安不再是一座無生氣的城市,變得充滿了繁榮和生機,但這樣並沒出現大臣們擔心的後果,作奸犯科的人非但沒有增多,反而少去了,長安城內外的治安案件也隨之減少。
“你們看,朕說過,百姓生活富足了,犯事的人肯定會少去!”在天降大雪,整個長安城一片潔白,楊晞帶著百官到大明宮太液池邊賞雪之際,聽了戶部及京兆府官員報告情況後,對眾臣樂嗬嗬說的話,他也馬上決定,在全國各城市都全麵放開宵禁,給予百姓更多的自由。
在決定全麵放開宵禁的時候,楊晞還是保持了小心謹慎,隻是在長安、洛陽這樣的大城市先施行,準備看效果後再全麵推廣。幾個月的時間下來,效果真的不錯,反對的大臣們自然也沒了言語。
很快就過年了,對於新的一年,楊晞和他的大臣們都充滿了希望。
正月初一,楊晞下詔改元,改年號為永昌,並推行大唐紀年和黃帝紀年,
永昌元年就是大唐紀年一百四十三年,黃帝紀年三千四百五十九年。
新的一年開始,新的改革也進一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