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4.544海難(1 / 2)

一聽欒平搬出死去的皇後,楊修的心立刻軟了幾分,“殿下,不是我不想告訴你,實在是……教皇陛下既是九五之尊,又是我的姐夫;郭嘉大人又是我的前任上司,他們不讓我告訴你……我不能說啊!”

欒平大急,“我是帝國的監國太子,現在朝中事務全由我說了算。況且我還是父皇的兒子,有什麼事非得瞞著我?”

“你馬上就不是太子了。”楊修垂著頭道。

“什麼意思?”

楊修哆哆嗦嗦,鄭重其事的從袖子裏掏出黃稠聖旨,讓黃門遞到欒平手中,“這是陛下臨走前留下的遺詔。”

欒平展開一看,登時驚呆,“父皇要傳位於我?他現在才六十四歲,精力尚且充沛,幹嘛讓位?”

“陛下臨走時留了話,說他老了,該歇歇了!太子文才武略,堪當大任,把皇位交給你,他放心。”

得了皇位,欒平卻一點喜悅的感覺都沒有,“你剛才說遺言?遺言什麼意思?父皇不準備回來了?”

楊修悶不做聲的點了點頭。

“他去哪了?”

楊修惜字如金的說:“青州。”

欒平長出一口氣,“我還以為去哪裏了呢!原來就是青州啊!父皇想去青州,去便是,幹嘛大費周章神神秘秘。”話剛說到這兒,欒平覺出不對。對啊!不就是個青州幹嘛有事遺言,又是讓位的……“父皇要出海?”

楊修點了點頭。

欒平一拍腦門,“父皇不會想去埃及與埃及女王再續前緣吧?”

楊修略帶慍色的回應,“你誤會陛下了。自智德皇後死後,你什麼時候見過陛下碰別的女人。”

“那父皇出海去哪?濟州?瀛州?南洋?澳洲?”見楊修連連搖頭,楊修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哎呀,快說,父皇到底去哪了。”

“陛下去蓬萊了。”

“蓬萊……你篇誰呢,蓬萊就在青州。”欒平怒問。

“不是青州那個蓬萊,是海外那個。陛下稱之為美州。”

“美州?”欒平心急火燎從書桌抽屜裏取出《天下列國圖》,指著圖問:“美州在哪?”

“這張圖上沒有美州。”楊修搖了搖頭。

“那美州在哪?在帝國東邊還是西邊,距離帝國有多遠?”

麵對欒平連珠炮似的問題,楊修答曰:“在帝國的東邊,也在西麵,具體多遠我也不知道。”

“你……”欒平見楊修一問三不知,急得直跳腳。索性不再搭理楊修,“來人,立刻派快馬去青州東萊船塢,無論如何也要把教皇陛下攔下帶回洛陽來。”

“殿下,別瞎忙活了。已經晚了。”事情正如楊修所說,當洛陽的信使日行八百裏趕到東萊港時,欒奕已經率領四十艘寶船和兩萬多名北海艦隊官兵揚帆出海半個多月了。

欒平大急,“太史子義怎麼搞的。怎麼能放任陛下帶走這麼多船支和人馬?”

回來報信的信使一臉苦澀,“不是太史將軍放任陛下走,而是將軍本人隨陛下一塊走了!太史將軍的兒子現在也到處找他呢!”

“哎!”欒平猛一跺腳,“老人家們這是想幹什麼啊!”他很想派船去追,可是眼下帝國的幾支海軍,南洋艦隊正在羅馬跟羅馬人作戰,黃海水師正在百乘接受百乘事物,北海艦隊裏的寶船都被欒奕擄走……他已經無船可調了。

聖元四十二年五月初四,就在這個帝國建國慶典前夕,位於極西之地的羅馬傳來好消息。在埃及軍隊的協助下,在執政官塞維魯禁衛軍統領佩特洛尼烏斯內部支援下,帝國軍連奏凱歌,很快便攻下了羅馬城。

羅馬末代執政官塞維魯哪裏想到最為信任的手下會背叛自己,措不及防之下被佩特洛尼烏斯生擒活捉。後者則砍下他的腦袋,將之裝在精致的盒子裏獻給了孫權。

孫權大讚佩特洛尼烏斯之功,並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履行帝國的諾言,協助佩特洛尼烏斯趁馬其頓深陷戰亂將之攻占,隨後封佩特洛尼烏斯為馬其頓國王。與出任首任羅馬公國國王的孫權在聖母像前一同宣誓終生效忠於神聖華夏帝國。

當孫權在羅馬大動幹戈的時候,帝國的軍事力量也沒有閑著,被後世稱之為第二次十字軍西征的戰爭正式打響,這一次帝國足足征集了四十萬大軍,直撲安息。

為了方便協調各軍之間的關係,對欒奕安危憂心忡忡的欒平不得不暫時放下親情的桎梏,親自帥兵西進。

此時的安息,雖然在中東地區範數大國,但其國力和軍力遠不如後世波斯帝國時期那般強大。舉國上下加起來總共擁有三十多萬兵力,麵對四十萬帝國軍入侵,安息人很快便被**這種“新式武器”給打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