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5.545新大陸(完)(1 / 2)

除了保存《後漢書》,欒平在教皇寶座的暗格裏找到的欒奕遺言中還有一條要求。那邊是將他本人與二十四位帝國開國功臣的靈位擺入淩煙殿淩煙閣,供世人世代供奉。

二十四位功臣左側為盧植盧子幹、曹操曹孟德、郭嘉郭奉孝、徐庶徐元直、戲誌才、毛玠毛孝先、荀彧荀文若、荀攸荀公達、程昱程仲德、賈詡賈文和、諸葛亮諸葛孔明、龐統龐士元

右側為呂布呂奉先、關羽關雲長、張飛張翼德、趙雲趙子龍、黃忠黃漢升、典韋典祈和、太史慈態勢子義、許褚許仲康、張遼張文遠、曹仁曹子孝、於禁於文則、徐晃徐公明。

欒平依約行事,當日令帝國最好的工匠製作了最上乘的靈牌放入淩煙閣內。並責忌日舉行了盛大的祭祀典禮。

典禮上,正當人們深陷在對先帝追思的時候,一則喜訊傳了進來。

有帝國商人出於對教皇陛下的無限崇拜,死活不肯相信教皇葬身魚腹的消息,便不遺餘力堅持派出船隊在遠東海域繼續搜索。功夫不負有心人,其中兩艘商船在水盡糧絕兩天的情況下,終於在立刻帝國兩萬餘海裏處發現了新大陸的蹤影。

帝國的商船很快便在陸地上發現了當地土人的蹤影,出奇的土人們對帝國的商船無比畏懼。

商船上的水手覺得情況有異,便捉來土人詢問。

雖然雙方語言不通,但是透過手語水手們很快看懂,在他們之前,帝國的海船曾經在這裏出現過,而且不止一艘。在那批船隊上有著勇猛的武士,他們下船之後與當地土人為爭奪土地爆發了激烈的戰爭。最終,由於他們兵器實在鋒利,且無比威武。尤其以為身披銀甲手持大錘的老者,力大無窮無人能擋,土人抵擋不住連連退卻,現在幾乎不敢在沿海一帶活動了。

土人還告訴帝國商人,那些乘船而來的銀甲武士在此建造了一座城池,地點就在距此不遠北方的海灣裏。

帝國商人聞訊大喜,立刻駕船北上,行駛一個晝夜,一座海邊城市從地平線的盡頭浮現出來。

看到城池上迎風飄揚的血紅十字大旗,帝國商人淚流滿麵,跪在甲板上便拜,“陛下,陛下……我就知道你還活著。”

最終,這名商人在那座名為新洛的城池裏成功見到了意氣風發、神采奕奕的欒奕本人,在得到欒奕贈送給他的糧草和淡水補給之後,成功將教皇陛下不但活在世上,還以七十二歲高齡又為帝國打下了偌大塊疆土。

誠然,由於兵力不足,欒奕僅占據了美洲的一隅。可是對於帝國而言,美洲固然很大,但是陸地上的土人既貧窮又落後,帝國隻要將其探索出來就等於占據了它,剩下的就是找個適當的時候在那片土地上建立城池、開墾土地便是。

這一消息已經在帝國流傳開來,為教皇陛下的死訊萬分悲痛的帝國百姓們登時歡呼雀躍起來。

欒平緊鎖的眉頭遂既舒展開來,立刻指派帝國海軍攜帶足夠的耕器具和奴隸支援美洲並迎接陛下回國。

然而,當一年後帝國黃海艦隊駛入新洛彎的時候,滿船官兵算是體味到了大喜大悲的滋味。視線中,新洛城掛滿了白帆,滿城都被悲哀的氣氛籠罩著。

登岸問過便知,三年裏繼呂布、關羽、張飛、典韋、趙雲、太史慈幾員帝國老將離世之後,曆史上的救世七才亦是相繼隕落。陛下於今歲春後正月十六日壽終正寢,享年七十三歲。

這一次,欒奕的死並不存在任何懸疑,因為他的屍體就埋在新洛城外的墓穴裏,與他生前幾位最要好的兄弟埋在一起。據說,他走的很安然,是在睡夢之中咽氣的,並沒有承受多大的痛苦,臉上還帶著微笑。

消息傳回帝國,又是一片滿街的哭聲。

……

對於欒奕這位神聖華夏帝國創國之軍,幾百年後的史學家褒貶不一。希臘族曆史學家革洛肯??孫認為,欒奕擔任教皇期間窮兵黷武,給世界多個民族帶來了滅頂之災,期間多次實施種族滅絕行為令人發指,鮮卑、龜茲、精絕等多個民族慘遭屠戮,消失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之中。羅馬、倭人、安息、新羅等族,在欒奕文化侵略行為中遭到嚴重同化,致使他們失去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成了華夏的附庸,這種行為對人類曆史帶來的缺失是嚴重的。

當然,革洛肯??孫的論點隻得到了個別少數民族曆史學者的認同,絕大多數人還是覺得教皇一世欒奕對於世界的貢獻多於破壞。縱然欒奕的種種舉措不乏有失人道的地方,但是在他的統治下,世界文明無論是宗教、文字、音樂、度量衡還是思想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統一,這種統一雖然建立在戰火和征服之上,但是介於當時神聖華夏帝國的高度強盛,戰爭並沒有持續多久,給百姓帶來的災難完全在可承受範圍之內。

而與之相應的,在世界各大文明歸為欒奕附庸的時候,神聖華夏帝國憑借他強有力的領導地位,強而有效的調和著各民族之間的矛盾,致使在隨後的七百年時間裏,世界沒有爆發過一次大規模的戰爭,以幾十年的戰亂換取七百年和平,教皇一世欒奕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