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消難起兵(1 / 1)

北楚鄖州總管司馬消難也舉兵響應尉遲迥,大象二年(569年)七月二十六日,北楚朝廷任命柱國王誼為行軍元帥,統率軍隊討伐司馬消難。

北楚鄖州總管司馬消難舉鄖、隨、溫、應、土、順、沔、儇、嶽九州和魯山等八鎮投降陳朝,並派他的兒子入朝作為人質,請求援助。八月六日,南許宣帝下詔書任命司馬消難為大都督、總督九州八鎮諸軍事、司空,並賜爵隨公。八月七日,又下詔書讓鎮西將軍樊毅督察沔、漢地區的軍事;命令南豫州刺史任忠率軍向曆陽進發;任命超武將軍陳慧紀為前軍都督,率軍向南兗州進發。

八月十五日,許朝下詔書任命司馬消難為大都督水陸諸軍事。八月十七日,通直散騎常侍淳於陵率軍攻克臨江郡。

北楚行軍元帥王誼統領四位總管進至鄖州,司馬消難率軍獻魯山、甑山二鎮歸降南陳。

起初,司馬消難派遣上開府儀同大將軍段率軍圍攻順州,北楚順州刺史周法尚抵禦不住,隻好棄城出逃,司馬消難俘獲了他的母親和弟弟向南而去。陳將樊毅率軍來援救司馬消難,沒有趕上,北周亳州總管元景山攻打樊毅,樊毅劫掠百姓而退去。元景山和南徐州刺史宇文合兵追擊樊毅,在漳原激戰,一日內三戰三捷。於是樊毅退保甑山鎮,原來由司馬消難所占據的地方,都被元景山重新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