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孤木難支的王侯勳貴們隻能咬碎牙咽進肚,順便大罵東林蠢貨,唇亡齒寒的道理都不懂。
結果這話剛罵完,又一記爆錘下來了,砸的,就是剛剛自求多福的東林。
八月初,由內閣草擬,皇帝準允。
由戶部效仿宋朝在沿海十三城設立市舶司,收取海關之利,以濟天下。
這一道政令,又把大黎名存實亡的“海禁”之策,給公開廢了。
這一回輪到東林跳腳了。
大黎的海禁之所以是名存實亡,根本就在於能出海經商的,必然是各地的官商豪強。沒權沒勢的要是想出海,要麼花大價錢買護身符,要麼小偷小摸的幹,否則一不留神就被各地官紳連船帶貨給吞了,連骨頭都不帶吐。
明存實亡的本質,其實就是壟斷。
被誰壟斷?
自然是東林黨的後台了,大黎的瓷器、茶葉、鐵器運出去就是暴利,積累財富的速度極為驚人。
這道政令一下,等於是沿海之民皆可經商,破了壟斷。
同時還要收取海關稅銀,雁過拔毛。
可這跳腳除了崴到腳外,啥用也沒了,原本時常和他們一條陣線的王侯勳貴們一看。
收海稅?
好事啊,皇帝從你們那邊弄來了銀子,我們這邊說不得就能鬆一鬆。
你們之前作壁上觀,這回輪到我們看戲了。
以德報怨?
你看我像傻子嗎?
於是乎,就這麼左一巴掌抽廢了王侯勳貴,右一巴掌打出了東林腦漿。
兩道政令,便打開了新皇執掌天下財權的格局。
一公一私,兩條腿走路。
什麼叫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這就是。
隻不過這一切才剛剛開始起步,老百姓也沒怎麼感受到太大的變化。
隻知道京城碼頭的漕運變得更繁忙了,南來北往的船貨絡繹不絕,許多碼頭不堪重負,紛紛用起了新式的“滑輪吊”。
深秋時節北風呼嘯,由南往北的船行水吃力,速度太慢而且時常淤船,兩岸的纖夫都不夠用,價格騰貴。
有船幫很敏銳的盯上了鐵匠鋪那燒柴火“庫吃庫吃”就能轉的機器,把它給偷走了。
不光機器被偷走了,連打造它的鐵匠鐵三七也被綁架失蹤了。
唯一能讓京城百姓真真切切能感覺到的,就是京城糧價下去了一些,碼頭的工錢漲了些。
今年大黎北國一改往年幹旱的天氣,變得風調雨順,局勢安定下來之後,秋糧獲得了不錯的收成。
加上免征賦稅的政令昭告天下,糧價終於是降了。
其次是新的青牛仙人廟重新落成,京城的幾位侯爺開倉施粥,日子比以前多少還是強一些了。
當然了,幾家歡樂幾家愁。cascoo.net
京城富人大麵積減少,一些豪擲千金的場所,日子就比較艱難了。
既然富人數量不足,那就降價促銷,廣納客源,把姑娘們撒出去上街拉客,拉一個分潤銀子。
拉誰?
自然是誰有錢拉誰。
比如,某些騎牛的公子哥,這年頭能騎上牛,至少不窮。
於是乎,曾經在怡紅院門口狗不理的秦河,終於被人給正眼瞧了。
從此秦河便培養了一個全新興趣愛好——勾欄聽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