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護摩,又作呼魔、呼麼等,意義是將供物投入火中供養。護摩法,源於婆羅門教供養火神阿耆尼,以為驅魔求福之作法,事火婆羅門在火神的祭祀中,將供物投入祭壇之爐中,火焰表示入於諸佛之口中,諸神依此得力以降伏諸魔,而賜福予人們。後來佛教將其內涵,加以轉化升華,依法性意義融攝之,並成為密教的重要修法。在《尊勝佛頂真言修瑜伽軌儀》卷下則說,護摩者就如同為火天一般,火能燒草木森林,使其無有剩餘,所以智火也是如此,能燒除一切無明,無不窮盡。
密教的護摩法,可分為息災、增益、降伏、鉤召、敬愛等五種法。所用火爐之形狀亦不相同,如《金剛頂瑜伽護摩儀軌》中所說:“我今說軍荼,依瑜伽相應。息災爐正圓,應當如是作。增益應正方,三角作降伏,金剛形軍荼,鉤召為最勝,長作蓮花形,敬愛為相應。”
益布嘉措所作之護摩是降伏護摩,他在這個高山之中造了四肘壇,高一搩手,中鑿軍荼徑圓一肘,深十二指,兩重作緣,內緣高闊口一姆指,外緣高闊各四指。底正平,以泥作輪像或跋折囉(獨鈷杵)相。柄向南出,作丁字形,柄長四指,闊亦四指。橫頭長八指,高闊各四指。又外作一土台,形如蓮華。比外應敷師子座,又於軍荼周圍敷一些草,為聖眾之位座。
益布嘉措麵前一堆熊熊大火,火的周圍擺著琳琅滿目的祭品,除了香脆可口的糖食、鮮豔欲滴的水果外,還有香噴噴的豬、牛、羊肉。
正值黃昏,繞繞的南風吹拂下,四周漸漸陷入了黑幕的包圍,山腳下的護城河遠遠看去猶如玉帶,緊緊地鎖住了山城,而山上不時從火中升騰而出的塵煙嫋嫋升起,火紅的亮光透著幾分詭異。
益布嘉措繞著火圈來回走動,一隻手不停地揮著鈴鐺,一隻手握住金剛杵,嘴裏念叨著悠長悠長的咒語。咒語越長越難念。所咒即是咒心,如果念咒者之心不時地波動,任何靈咒也不會發揮作用,隻有靜念,一心隻在咒上,咒才會發揮它本有的力量。人在越短的時間之內也就越能把握清心的程度,時間一長,難免念頭上開個小差,所以愈簡短的咒語越好念,而愈長的咒語愈對念者的清靜程度要求越高。而益布嘉措顯然是一個高手,他時而放下法器,手結佛印,時而抓起各種祭品往火裏灑去,但口裏一直喃喃不停,臉上的穆肅莊嚴沒有絲毫的鬆懈,看來他的定力是超級的強大。
隨著咒語的念誦,他的周圍出現了一些難以覺察的變化,一股氣流從無到有,從有到強,在山頂上慢慢盤旋,而後變成如巨龍一樣,翻身進入了前麵的玉帶河,而河水就像如虹吸一樣被巨龍引向天空,天空中雲越來越多,越來越密集,不到一會,整個縣城的上空烏雲翻滾,狂風怒號,氣溫一眨眼之間,急劇下降,大地之間透出一絲寒涼的震顫。
我放眼望去,雲層之中,細小的冰雹正在茁壯成長,眼看就要在全縣範圍降下一場可怕的冰雹,而這場冰雹的始作俑者就是這個益布嘉措!
這人好狠毒的心計!因我一人的緣故,他竟使出降雹之術,讓全縣之人皆遭受由我引來的惡報,而且遠遠不止是人,那些於田間鼓噪的青蛙,跳躍在山澗的走獸,即將成熟的莊稼,都會遭遇這場突如其來的滅頂之災!
看來益布嘉措對我也深為了解,知道我仁心寬廣,一定會不遺餘力去挽救這場劫難。看到這一場突變,我鋼牙緊咬,我一定要挽救這場危機,哪怕即使粉身碎骨,葬身大地也在所不惜。
我想起大集經裏的十遍功用之法,冰需火破,隻要烈火一卷,我想哪怕再堅之冰也會融化。我迅即進入初禪基礎定,從定中出來,我決意烈火,隨手一指,一道火光滾上雲層,隨著我對火光的不斷觀想,火勢越來越大,火光漫延得也越來越廣。冷熱相鬥,寒暖交替,漫天雲層裏好一場龍虎鬥!但這種膠著之狀也不是個辦法啊,我邊用功邊在想一個辦法以便迅速結束這場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