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誠與劉家簽訂盟約之後,無數糧草和銀兩被源源不斷的送往萬壽宮,再加上當地首富的直接支持,三清教會在青田一帶的影響力急劇擴大。
不久,張士誠宣布三清教會在江浙中的泰州設立分部,甚至在整個江浙行省都頗有耳聞。
包括原鹽幫在內的五千教眾,五百鄉勇,是目前三清教的全部實力。
與此同時,方國珍在溫嶺的船隊也集結完畢,意在進犯浙東各鎮。
……
“二哥,怎麼不早點歇息?”張士信敲了敲門,走進張士誠的房間。
身穿月牙色寬袍的張士誠點著一盞燭火,伏在桌麵上看著他自己憑借記憶繪製出來的浙東地形略圖。
“前幾日咱們布置在沿海的斥候來報,說是方國珍的台州船隊已經出發,目標直指青田啊。”隻要再給他兩個月的時間,精兵隊伍就能練成,沒想到方國珍來得這麼快。
“二哥莫慌,幾個小小的海賊罷了,俺們一出手,他們肯定抱頭鼠竄。”張士信對兵家之事一竅不通,卻偏偏年少輕狂。
張士誠緊了緊寬袍,不無憂慮道,“此次領軍的是方國珍的四弟方國瑛。先不說此人才幹,既然是至親出馬,起碼帶著兩千兵勇。與其有空在這兒說大話,還不如去好好算算私鹽的生意!”
張士誠象征性地踢了張士信一腳,把他趕了出去。他對這個精於財經的四弟還是非常滿意的。
如今泰州和青田一帶的私鹽販賣基本收歸與張家管控,通過張士信的經營,每月純賺數千兩銀子,這也是三清教會的一大財政收入。
“天師!天師!外頭劉先生求見。”大大咧咧的藍玉也不怕驚擾了張士誠,直接喊道。
雖說藍玉粗魯莽撞,但勝在能打能抗,作戰勇猛,所以張士誠便將其留在身邊作親衛。
“快請進來。”暫時找不到好辦法的張士誠等待著這位比肩諸葛亮的軍師為他出謀劃策。
“張天師。”劉伯溫拱手行禮。
“劉先生快請,上茶!”張士誠收起浙東地形圖,招呼劉伯溫坐下。
“張天師神通廣大,想必已經知曉了方國瑛之事。”劉伯溫想試探一下張士誠的態度,“不知可有良策?”
“我們三清教會有兵勇五百,教眾數千,若是認真布防,抵禦進攻不成問題。”
劉家這兩個月的的確確盡力供應糧草,張士誠決定擺出誠意,同時他也想檢驗一下自己那五百親兵的實力究竟如何。
“三清教的所有兵勇均投入戰鬥?”
劉伯溫以為自己聽錯了,他本來是想來此說服張士誠多出一點兵力的。
“之前我就和劉先生說過,一年之內掃滅方國珍,此次自然傾盡全力。”
算算時日,北方的紅巾軍起義已經達到了高潮,此時正是元廷統治最為虛弱的時候,曆史的車輪沒有給張士誠留下多少時間了,他必須抓緊一切機會。
“還望劉先生出謀劃策,助我一臂之力才是。”張士誠依舊麵帶和煦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