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管理處對外宣稱的理由是,由於公園前身係北伐軍革命烈士墓,有一些重要文件資料和文物需要受到保護,所以每天閉園是必需的。
官方雖然是這種說法,不過民間可不這麼想,有人認為是碧沙崗公園陰氣太重,晚上對遊園的人會有不利影響,也有人認為這裏是整個鄭州地下龐大工事的樞紐,定時閉園是為了進行一些戰略物資的儲備和工事改造。總之說什麼的都有,大家也隻是權當茶餘飯後的聊資,沒有人會閑著沒事兒去深追這個問題。
不過隨著近些年來閉園時間的一再推遲,碧沙崗裏也的確是發生過一些比較詭異的事情,雖然這些事上不了報紙,但附近的居民一提起來,每人嘴裏都能說出兩三個故事,到後來甚至越傳越神,越吹越大,大家也就忘記了那個最早先的真實版本。
我小時候就是這些故事的忠實聽眾,每當來姥姥家,我都會從大院裏那些打麻將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嘴裏聽到一些關於碧沙崗公園的傳聞。
當然其中不乏假的,甚至是發生在別的地方的事情,硬被他們扣在了碧沙崗的頭上。但是聽得多了,我也能判斷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但的確有那麼兩三件事情,我至少從十個人嘴裏聽來,而且版本幾乎一樣,也隻有這幾件事,是值得相信和探討的。
第一件事發生在八十年代末,那時候碧沙崗公園還處於八點半關門的階段,初秋的一天,一個小夥子約了自己的女朋友來逛公園。
十月天黑得早,雖然已有絲絲涼意,但難得人少。兩人可以放心地抱一下,親一口,做些平日裏不好意思在大庭廣眾下做的事情。
那天小夥子來得很早,天剛黑,也就六點鍾。此時社會風氣剛剛放開,公園裏也不乏摟摟抱抱的親密戀人。小夥子怕一會晚了沒法占據有利地形,就不把姑娘約在公園門口,而是在一進大門往東走不遠的那片小樹林裏,林中有幾張長椅,供遊人們走累時休息。
小夥想的是隻要來得早,占著一把椅子,一會姑娘來了倆人就能有地方坐。所以他一進公園大門就直奔這個小樹林而來,到跟前一瞧,除了靠外的一張長椅上坐的有人,其他的地方都沒有。於是小夥就鑽到了樹林的最深處,找了張長椅坐下裏,安心等自己的女朋友。
這張長椅的位置特別好,那時候公園圍牆還是磚砌的,不透亮,幾乎就在牆角下,稍靠外的另兩張長椅都離這裏至少二十米開外,而且這裏光線陰暗,一會幹什麼都不怕有人瞧見。是約會的絕佳場所。
小夥越想越美,恨不得姑娘來了馬上就撲上去啃她幾口。大家也都知道,談戀愛的時候,姑娘約會遲到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小夥左等右等,都過去有半個多小時了,姑娘還沒來,他漸漸有點坐不住了。但去門口等,又怕一會回來位置被別人搶去。沒辦法隻好掏出煙來抽一根解解悶,不然一會姑娘來了,就不給抽煙的機會了。
小夥拿了一支煙叼在嘴中,翻遍了衣服口袋,卻沒找到打火機。這可真是抽煙急壞了沒火人,於是小夥就抬頭在附近尋找,看有沒有也在抽煙的人,好借個火。
他這一找還真看見了一位,隻見一個黑衣男的背對著他,靠在十幾米開外的牆下正吞雲吐霧。小夥趕忙湊了過去,離著一米遠對那男的說道:“大哥,麻煩您借個火吧。”男人“哦”了一聲,看也沒看,直接向後扔過來一個黑東西。
小夥接過一瞧,是盒火柴,但是摸著有些潮,也不知道是否能擦得著。
他連著擦了四五根,才算終於有一根稍好,“嘩”的一下,火柴瞬間冒出了綠油油的火焰,把小夥嚇了一跳。
點了煙,小夥要把火柴還給那個男人,心想平日裏你用個火柴也就罷了,這秋天風大,還是盒潮的,用著也不嫌費勁!那個男人倒是大方地擺了擺手,示意不要了,然後就走到了一邊。
回到長椅上,小夥看了看火柴盒,光線太暗,根本看不清。於是就隨手揣到了兜裏,反正今天沒帶火,過會想抽的時候說不定還用得上,雖然潮了不好劃,但也比次次都找別人借火強。
抽了幾口,總覺得今天的煙味道不大對,難不成是買到假煙了?於是小夥夾了煙在手裏仔細地看,這一看不要緊,隻見正滋滋冒著的煙頭居然也是綠油油的火光,完全不是平時的紅火。
小夥嚇得立刻就把煙給丟了,趕忙抬頭去找那個男的,隻隱約中看見男人走進了樹林牆角的最深處。小夥也馬上跟著過去,想瞧個究竟,因為那裏是個死胡同,無路可走,如果說是大小便,旁邊一百米不到的地方就是個免費公廁,晚上公廁的燈也格外顯眼,完全用不著這在裏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