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轉換,進入現代,報告團講台。
主持人:現在進入互動時間,請觀眾提問或者質疑。
觀眾甲:在蒙古族統治者統治下的元朝在政治上有何特點?
主講人:1、婦人隨意幹涉朝政。在漢族儒家的文化中,對婦女是極端輕視的,孔子有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之說。而統治這也嚴禁女子幹政,這就決定了女子在漢族政權中幹政的現象不多或者說不那麼公開。明顯。唐代的武則天臨朝稱製除外。然而在蒙古族統治者的政權中,婦女幹政、參政現象則司空見慣。拋開成吉思汗的夫人孛兒帖通過對成吉思汗的影響屢屢參與政治決策不論,僅從窩闊台時期說起,窩闊台的夫人乃馬真在丈夫去世後臨朝攝政五年,之後,窩闊台的兒子貴由死後,其妻子海迷失攝政二年,忽必烈之後,完澤篤鐵穆耳的妻子卜魯罕更是在丈夫還活著的時候就主持起了元朝的政務,作了實際上的皇帝。而元武宗、仁宗、英宗三個皇帝統治時期,那個叫答己的皇太後更是肆無忌憚的幹涉朝政,縱容奸臣兼麵首鐵木迭兒胡作非為。
2、宗教開放,信仰自由,從蒙古帝國到元朝終結,蒙古統治者始終對宗教采取了寬容、一視同仁鼓勵發展的態度,以至於屢屢出現僧侶道人肆意橫行妄為的事件發生。此外蒙元政權在文化領域采取了極為寬容、開放的政策,沒有文字禁錮,思想、言論自由,沒有文字獄。
3、蒙元政權統治者的還有一個最重要特點就是把國家家產化,也就是說獲得統治地位的統治者們,無論是被稱作可汗、皇帝還是藩王,都一致把國家領土和人民當做自己的家族產業來處置、瓜分,因而成吉思汗家族的成員們因為產業瓜分而爭鬥不斷,動刀動兵,內亂頻頻,從而導致了社會的動蕩不安。蒙元統治的這個特點與我國奴隸製社會分封製政體十分近似,這也反映了蒙元統治在政治上的落後。
4、為了維護蒙古統治者的統治利益,有一定的地域歧視政策。比如將國民分為四個等級,一等人,蒙古人,二等人,色目人,三等人漢人,四等人,南人。有人把這說成是民族歧視,但我認為這是不正確的,因為除了蒙古人可以被看做是一個民族外,其他三類人並不是按民族劃分的,色目人是指世界各地來到中國的少數民族,而漢人是指漠北以南的北方人,而南人則是長江、淮河以南的百姓。而這種等級劃分不是以種族血統作為高低貴賤的依據,而是以歸附蒙古政權的時間早晚來論資排輩的,即使是蒙古人也概莫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