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積木遊戲(2 / 2)

酚類化合物,包括單寧、黃酮類化合物和木質酚類等,主要存在於樹皮和心材中。

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很微量的元素了,再點一下還有一個三級界麵,裏麵是這棵樹的原子構成,碳48%,氫 6%,氧45%,氮0.1%……

看著那幾個界麵,即使是大學生來了都得頭痛一段時間,微觀世界一點都不比宏觀世界簡單。

這也是為什麼以太粒子需要高級知識分子使用的原因。

以太粒子的物質分離技術是十分粗暴的直接將某一物質從中抽離,而沒有給予木頭被正常烘幹水分之後內部性質變化,比如正常的熱脹冷縮的變化,之前門捷列夫嚐試過將木頭中的所有水分都從木頭中分離。

最終導致重組後的木頭由於內部水分的突然消失,變的異常脆弱,所以在抽離一部分水分後,還需要對其餘分子的位置進行更改。

這就跟那種抽積木遊戲一樣,一堆積木疊成樓,每人一回合抽一塊,每抽一塊,積木樓的結構就多了一絲倒塌的風險。

這很麻煩,以太粒子的可能性很龐大,但其背後所代表的或許是一個近乎全新的物理體係以及化學體係,所需要研究所花費的精力很龐大。

比如現在抽離水分子的工作,水分子是很微小的,這棵樹裏可能有數以億計的水分子,那絕對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工作,所以,就需要借助計算機的力量。

每一次的分離重組,都需要編輯相應的程序。

這些天門捷列夫還在研究如何使用以太粒子直接將石灰石變成水泥,不過在經過一係列的實驗後,最終選擇了用火爐燒製,因為那已經是經曆過無數次成功的現成的方法,花費精力去研究以太粒子,意義不大,而且成本反而過高。

科學家們在經過討論後,一致認為,無需將以太粒子加入到現有的工業體係中,除了花費不必要的精力去研究已經成熟的成果之外,以以太粒子的形成的方式來看,如果應用到這些工業中的話。

那麼這個世界的動物,或許就將遭受滅頂之災了。

以太粒子應當做為更加高深的科學技術突破的工具,比如冷核聚變,比如其餘的什麼量子技術。

亦或者,在前期工業體係還不完善的時候,走的捷徑。

不過對於達芬奇來說並不困難,他在不久前已經學過這一操作,水分子在他的操作下被分離,木頭的分子結構被重新構造,同時,在第一界麵中,被達芬奇重構成起重機的零件。

大約過了幾分鍾,在南笙以及四周的那些玩家不可思議的眼神下。

那幾根木頭,竟然變成了幾跟長條木頭,以及一些齒輪跟木製的滑輪,而且一點木頭都沒有被浪費。

剩下的邊角料,被達芬奇做成了一隻木頭的小兔子,然後隨手丟給了南笙。

“送給你了,小家夥。”

南笙慌忙的接過小兔子,看了看那一堆零件,又看了看自己手上的兔子。

“剛剛那是...什麼東西!?”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