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上學。我的內心除了興奮就是激動。對於以前的朋友,我還是更希望還在一個班的,但到了小學,不僅是打亂重新分班,而且有的同學直接轉學了,去了縣城或者外地念書了,這個就要看他的家庭條件了,條件好,或者父母在縣城在外地上班,就跟著父母走。不過大部分人還是從鎮上的幼兒園升到鎮上的小學,鎮上還有初中,沒有高中,所以高中必須去縣城念,那時候就肯定是陪讀,或者住校。現在小學初中基本都還是在鎮上,那時候條件好且特別注重教育的家庭並沒有多少,相對於學校的好壞,那時候的家長們還是覺得得靠孩子自己努力,老師其實都差不多。這觀念和現在完全不一樣了,現在的觀念是,好學校就等於好老師,就等於優秀的資源,就等於更容易獲得好成績,形成“寧做鳳尾不做雞頭”的局勢。
小學報名第一天,數不清的家長帶著孩子報道,登記信息,入籍,交學費,一堆瑣事,很多家長問東問西,老師主任會計忙得不可開交。第一年報名最複雜,因為都是這個學校新生,所以全都要一一和學校交流情況。但說簡單也簡單,如果你的家庭很普通,父母都是工薪階層,家裏老人也身體健康,家庭不算富裕也足夠生活滋潤,那麼這樣的家庭到學校報道,基本就是去老師那兒登記一下,交下學費,然後回家等開學就行了。但我不一樣,我第一天,我爺爺就帶著我找到了班主任,班主任就找到了校長。那時候還沒有實行義務教育,還需要學費,一二三年級,我記得是三四百,四五六年級好像是五六百。學費價格醒目的掛在學校門口。
雖說是三四百,但也是我爺爺奶奶一個月的工資,跟校長請示之後,允許先入學,過一兩個月再繳費。學費一次,後麵學雜費一次,在開學後,兩三個月左右,會收取學雜費,什麼書本費什麼學校的一些器材一些供學校日常開銷的費用,加在一起,也有好幾百,不低於學費。我爺爺一學期都是需要去學校兩次,都是跟學校協商能否減免,不能減免就協商延遲交費。每當我被班主任喊出去,說我爺爺來學校找領導談話了,我跟著一起去,我就內心覺得我的家庭好像跟被人不大一樣,自卑的種子在一次次這樣的經曆中種下了。我去完回到教室,同學們會問我去幹嘛了,我隻能一笑而過,說沒啥事。但即使我已經這樣掩飾了,有的老師還是會在班上提及我的家庭困難,他們可能覺得讓同學知道,能讓同學照顧一點我,但實際上,小孩哪知道這些,都覺得我是異類一樣,女生不和我說話,男生不願帶我玩,我隻能找找以前在幼兒園認識的男生聊幾句。
這種情況,在一二年紀,那個最爭強好勝的年紀,表現的尤為明顯,到了三年級往後,我們都長大了一些,或許是已經接受了很多書本上的思想的灌輸,尊敬老師,愛護同學,孝敬父母等等優秀的美德,這時候,大家對於我的家庭才沒有那麼在意。但剛開始的一二年級,真的是我的噩夢,每當老師在班上提及我時,我都臉紅,可能帶有自卑,不管是提及我,還是喊我回答問題,我都會心跳加速臉紅不止。
所以我基本上不舉手,哪怕我會,也不舉,有時候老師問我們這道題我講的,你們明白沒,大家都鴉雀無聲,但我其實已經聽懂了,但我不敢說。平時不表現,老師隻能通過一些考試發現哪些孩子是真的學會了,第一次期中考試,我就以高分,衝進班級前五,老師很驚訝,因為前幾的學生都是平時課堂上比較活躍的學生,也能猜到他們會考高分,但唯獨我,平時一句話不說,反而這時候像一匹黑馬一樣衝出來,殺進前五,還拿了獎狀,老師不敢相信,同學們也不敢相信。老師在講台上念排名時,前五的人有獎狀,依次叫我們上去拿時,我按耐住內心的狂喜,腳也略微打飄,慢慢走過去,接過獎狀,在同學們驚訝羨慕的眼光中走回座位,那種感覺真的,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那是期中考試,也就是每學期的中間,舉辦一次學校性的大型的測試,在每學期學末,還要舉行一次測試。那時候上麵查的不嚴,幾乎所有鄉鎮學校都是這樣,後來可能認為太多的測試,對於孩子的心靈發展不大好,害怕排名靠前的會驕傲造成滑鐵盧,排名靠後的會自卑頹廢放棄自己,就隻允許每學期的最後一次考試,而且還不讓老師公布排名,再後來都不公布成績,但任課老師之間,為了因材施教,肯定會自己排名的,所以成績單排名表都有的,隻是需要你的家長自己獨自詢問老師成績排名情況。
不過我還是希望每學期的中間的考試存在,因為學期末考完之後,都放假了,我的好成績好排名都沒人炫耀了,如果是期中考試的話,還要繼續上,所以我就可以在同學麵前嘚瑟,有點高高在上的感覺,畢竟攀比虛榮心這是人骨子裏的東西,靠實力獲得的榮譽也不例外。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