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曆1924年十二月一日,以帝國北方集團軍及北洋艦隊發動的歐斯灣突襲作戰為開端,帝國對協約聯合最後一戰的信號就已經打響了,在歐斯灣的潰敗後協約聯合的士氣如同炎炎夏日中的積雪,立馬消融在了陽光的熱量下。
隨著前線的潰敗協約聯合積怨了許久的各種問題和矛盾也隨之複活,前線潰敗,後方混亂,中央指揮失措,這也許就是協約聯合滅亡的直接原因之一了吧。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歐斯灣的作戰後協約聯合的軍隊幾乎失去了一切,東拚西湊組建的最後一個魔導大隊也在‘白銀’的大隊手中被虐殺至十四人,最後的這個中隊在悔恨和恥辱中帶著戰死四十二人,擊殺/擊傷零人的恐怖戰績黯然退場,僅僅幾十分鍾,就讓協約聯合在歐斯灣上擲下的所有籌碼被揮霍的一幹二淨!
在製海權、製空權、地麵優勢完全喪失的情況下協約聯合的鐵路係統被完全摧毀,交通樞紐被癱瘓,一車廂一車廂的士兵還沒來得及下車便被海軍艦隊的艦炮整團整團的殲滅,在沒有友軍航空力量的掩護下協約聯合最後的心頭肉—原本應該調去防衛首都的戰車師團如同在地麵上緩慢移動的活靶子!被帝國空軍盡數摧毀!
就連最後的預備隊,也在協約聯合指揮官莫名其妙的自信心中被送上了瓦爾哈拉堡壘,並且在第一時間被艦炮、魔導彈、空軍支援下全軍覆沒!
這已經是不對等戰爭了,在幾十分鍾內協約聯合失去了續戰能力,也失去了繼續作戰的信心。
“祖國已經沒有能夠阻擋帝國高歌勝利的能力了!!!”這是安森中校撤離時最真實的心聲,一切都完了,戰爭已經塵埃落定了。
統一曆1924年十二月一日,雷格多尼亞協約聯合滑向了戰敗的無底深淵,協約聯合,這個曾經存在的國名,在不久的將來被曆史輕描淡寫,直至最後別人遺忘......
然而在全線潰敗的情況下協約聯合仍然在收縮防線,打算在最後的國土上拚死抵抗,而這注定是徒勞的,曆史上將會記載這一徒勞的掙紮......
——
流亡政府,即原本的國土在敵人的攻擊下全境淪陷的情況下由該國的領導層組織逃往盟友國家或是中立國家的為了恢複其政權而組成的臨時政府,流亡政府主要由原政府官員組成,並受到其他國家力量的支持。它利用國際上的力量,在國內建立和發展自己的勢力,以政府名義向國內發布號召和指令,組織反對國內政府或侵略者的力量,但流亡政府一般不到最後的時刻是不會輕易組建的。
但現在協約聯合正麵臨這樣的困境,帝國的推進腳步已然無法阻止,外援無望,即使盟友願意出手相助,那麼這隻能將滿目瘡痍的協約聯合變得更加破敗,基礎設施都將成為未來的奢望,協約聯合已經沒有退路,也沒有選擇了啊。
於是協約聯合的十人議會將目光放在了自己的盟友(未參戰)阿爾比恩聯合王國身上。
作為老牌強國,雖然現在已經有了日落西山的態勢,但其國力仍然不減當年,作為大陸上所有強國的掣肘,雖然是海權國家,且與大陸相隔著一道海峽天塹卻時刻關注著大陸形勢變化,而且至今都決不允許大陸出現一個稱霸大陸的絕對霸權國家,是目前協約聯合流亡政府建立的最理想國。
雖然聯合王國在大陸的領土自從幾百年前與前法蘭瓦索王國(現為法蘭瓦索共和國)交戰中全部丟失,但現在帝國已經是比當年的法蘭瓦索王國更加具有危險性,聯合王國也絕對不會允許帝國製霸大陸,那麼這樣的話協約聯合的流亡政府計劃就完全奏效!
既然目標已經選好了,那麼具體的細節便可以沿著計劃製定,但目前迫在眉睫的危機是帝國的推進,但協約聯合的議會認為可以先把人‘送’過去,再討論後續流亡政府建立細節及後續的合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