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回想二度去蘇市(1 / 2)

我之前說過,對上了些年紀的老者,或是家中偏年長的一輩人,在我沒有自行認知之前,天然就有種好感加成。而當我發現,ta沒有小肚雞腸、勢利眼……那些偽劣的品質,我對ta很容易就上升到“喜歡”的程度。

大舅公也在此列。

“牛牛啊,恭喜啊考進了名校,以後也要再接再厲啊。”

“謝謝大舅公。”

我之前說的那些,當然不是小小年紀能考慮到、考慮得全麵的事情,隻是被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耳濡目染,我潛意識地就有這種為人處事、待人接物,與人交際的方式方法的嚐試記憶、學習。不過也說了,本質內向的性格讓我不會在12歲左右的時候就伶牙俐齒、左右逢源,能主動接話交流就夠了,剩下的時間留給自己觀察。

“大舅公……挺帥氣的一個人啊。”

一眼看去是挺拔的身形,183的身高雖然放在北方人當中不算什麼,但在南方,包括網上的說法,180都是男性最理想的身高了。

說是“英偉”可能差一些,因為大舅公他並不染發——話說在我印象裏,上了些年紀的男性也少有把白發染黑的習慣——黑白相間而並不稀疏的頭發,臉上、手上(因為他主動拉住我的手),都能看到、觸摸感覺到他身上的褶皺,歲月流逝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記,但他依然能當得起“老帥哥”的稱號。

說話中氣足,但並不是音量大,而是音調低,音色富有磁性,聽著很有一種安全感、信服力。國字臉,小眼睛寬鼻梁,並沒帶眼鏡,但給人的氣質觀感依然是知識分子的儒雅隨和(意義是正向的,那是還沒有yygq),更容易親和、與他攀談交流,並沒什麼壓力。

老媽請了五天假,因為兩天是周末嘛,然後去除往返坐火車的時間,真正玩的時間是五天左右。因為家中足夠寬敞,房間多,我和老媽甚至都不用到外麵住賓館。原本是大舅公大舅母一間,謝馨姨一間,謝詠姨(長女)一間,第四間……與其說是客房,不如說是書房,隻是裏麵還添了一張單人床罷了。

於是安排是這樣:我睡謝馨姨的那間,老媽睡書房的那張床,大舅公大舅母不變,謝詠姨這幾天回家——回她、姨夫和女兒,這一家三口的房子裏。

次日,還是周末,所以全家都比較空閑。謝詠姨和王姨夫也帶著女兒來到大舅公的家中,今天他們是想著,正好帶著女兒和我,去水上樂園玩一趟,在外就順便吃一頓,品嚐一下蘇市美食。

我這是第一次對大姨的女兒有印象,她小名媛媛,當時是三歲,萌萌的一個小女孩。但說實話,可能在孩童、少年時期,年齡較小的一方總是喜歡跟著大孩子,而大孩子大部分因為和小朋友玩不到一塊去——遊戲不同,所以就嫌小孩像跟屁蟲似的,你走到哪ta跟到哪兒,也許那個年歲,腦內不一定有“隱私”、“自由”的確切概念,但大部分孩子是“想要玩伴,而不是吊刀”。

我?隻能說相對還好吧,我那時不善交際的,但對比我年紀差不少的孩童,基本的耐心是有的,何況這還是招待一方的後輩,我不至於露出不耐,甚至出言拒絕的行為——那不是真應了老媽的說法:情商低嗎?

隻是對於父母、爺爺奶奶那一輩人來說,他們好像都覺得三歲之前的幼兒都挺可愛的,到了上學了,慢慢地有自我意識了,就嚷嚷著“不可愛”了……

是“不好玩”吧?你們有時說漏嘴會被我聽見,我就納悶了:小孩小孩,在怎麼小也是人吧,又不是玩具,玩個鬼啊?想想“任人擺布”就覺得不合理。

再說,小孩沒長開的時候,圍著的長輩就說“眼睛像爸爸”、“嘴巴像媽媽”……遺傳那是肯定的,但起碼等到呀呀學語的時候,再聊這個也不遲吧?

萬一一個看走眼……是吧?那不尷尬了?

也許就是對這類說法的嗤之以鼻,連帶著我對小孩也生不起多大關愛的興趣。當然談不上“冷血”,隻是沒有主動逗弄的興趣,至於後來,我成長之後,有關生命的冰山一角的思考、老師片言隻語的課堂聊天,才讓我逐漸改變了自己這種觀感。

既然是周末,兩位長輩留在家裏,不過想想水上樂園……也沒什麼適合中老年人的娛樂項目啊,加上他們也比不上國外的那些同齡人(愛玩愛作)啊……

兩個姨,王姨夫,媛媛,我和老媽,總共六人殺往水上樂園。這其中其實還有個小失誤,是有關她們接待的一方的——老媽是個旱鴨子,別說深水區了,就是能踩到底的較淺水域她都怕,這誰有招?

“我就不下水嘛,也不用租泳衣了,看你們玩就行。”

就是可惜了一張門票錢,很多東西都玩不成。兩個姨之前都在n市,和老媽關係也比較親近,大概是這麼些年過去,忘了老媽旱鴨子的屬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