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下在大公公家,以及和親戚一起吃飯的場景,我就不多說了,前麵暗示一下已經夠了吧。難道你們還要鞭屍我一趟,讓我️挨頓批還要把細節與你們分享一下——這都能用“享”來描述?
真·“把自己的快落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你們都魔鬼吧?!
隨著老者的年紀越來越大,精力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就算是我家的外公——之前也說過了,老頑童似的——也沒那精力擇菜燒菜,飯桌上還陪同輩晚輩喝酒吹牛裝瘋……
其實以前這麼操作,有不同角度的解釋:身子硬朗,精力尚可的時候,像是爺爺奶奶的年夜飯,還會叫上外公外婆——夫家娘家一起,爺爺奶奶一起下廚;初二是輪到親戚來我們家拜年,外公弄一大桌子菜——想想娘家這邊親戚有多少家?
讓晚輩少請客花錢,在家吃熱鬧溫馨?自家人大都是這麼理解的,外人(杠精?)也許會嗤之以鼻:省錢還要找這麼冠冕堂皇的借口,惡心不?
也許會有這種例子,畢竟中國這片林子多大啊……但我總是希望人心向善的。親眼見識,還是道聽途說,亦或是紙上讀到——吸納得多,心裏五味雜陳不?那就對了。
改變不了大環境,甚至沒有改變身邊環境的能力,那……也不是叫你無腦融入進去。試著分析,有自己的理解,(官方調侃:李姐?),心如止水也許做不到,但借著自己小輩的身份,作壁上觀,培養一下大智若愚,不好嗎?
何況,絕大多數人既然都脫離不開社會,那觀念就無法單純到“非黑即白”的——是非題的程度。晚輩順著長輩的意思,想幫家裏(自己)省錢?
也許會有這麼一部分私心在,但當長輩操勞不動了,也不是說,當天歸某家人負責招待,他們就推諉扯皮了……
“人都是從社會,家庭,學校……多方麵的理念來搭建自己的人格框架,完善、豐滿自己的人格的。”烏鴉反哺,個人更應該明白:在長輩尚有餘力的時候,積攢實力,為將來的接棒——換著扛天作準備。人類不就是這樣的嗎?一代代延續,緩慢而確實地成長——把維度拉長來看,真的很了不起……
有既視感的不好意思,我不是種齊結拉的超古代文明人類,剛才的話隻是突然的感慨,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總之,父母還是作為家中承上啟下的關鍵人,心疼長輩,願意花錢讓他們享享清福——況且受益的也不隻是他們自己嘛。
到附近的餐廳酒店吃晚飯……抽煙喝酒鬧哄哄的一桌,第三代和家中婦女就坐另一桌。我雖說能喝點啤的紅的,但對煙味是不舒服的——這也算我對老爸討厭的一點。
所以想拉我後半場陪酒?門都沒有,起身和老爸、外公走一個,順帶著敬一下各位長輩,在我意識裏就夠給麵子了。要是拿我剛才敬酒的說辭拿捏我?管你是純開玩笑還是想教我做事,隻要不是老爸的教育,一律當喝酒裝瘋處理,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小輩天然有“年少輕狂”的容錯率,何況在家人麵前,何況我說的也不是壞話,完全有打太極(油鹽不進),你沒啥招的資本。
“這時候要裝傻.jpg”。
以前我年紀更小,悶頭吃就對了,餐桌上的基本禮儀……哪怕兒時老爸老媽,爺爺奶奶他們沒有刻意提醒,見到別人,或是臆想到那種畫麵——小孩甚至成人胡吃海塞的貪嘴熊樣,我都會油然而生幾分嫌惡,當然也就不允許自己露出吃相難看的模樣。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初中學過的論語,要是做到都要集中注意力,我這還叫什麼鏡水先生?
粗俗地自罵一句“狗p不是”得了……
之前是悶頭吃,有人問我問題我回答,沒什麼就和我的“左膀右臂”——左鄧宇祥右範磊(想想還是沒用“左牽黃右擎蒼”來比喻,有點太狂了……),領著一幫弟弟妹妹在酒店裏玩捉迷藏之類的遊戲;現在,少了那份心思,但在飯桌上會想著給左右兩位夾口菜,提醒他們注意玩耍適度,穿脫衣服不要嫌麻煩……
男媽媽的既視感?我倒沒這感覺,即便有人(比如圓桌正對麵的老者)正好瞧見我的舉動,交口稱讚啊,甚至給我豎大拇指的,我都是搖搖頭擺擺手……
然後他們還說我一個快成年的大小夥子還害羞,真單純?
我……差點當場笑噴好吧?還好我表情管理比較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