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啟軒,88.5,不錯啊。”
“啊啊啊老師文婆,哦不,李伊文這次多少?讓我死個明白。”
新概念3的期末考試卷,題型該有的、雷打不動的部分還是一樣的:單選、完形、閱讀理解、作文部分。但也因為分值問題——滿分隻是一百,加上“新”概念嘛,總得整些高考不一樣的花活。
沒有聽力部分,不然後麵部分的分值還得被壓縮,拉分就更不容易了。至於那些花裏胡哨的題型麼……
第一大題不是普通的單選,而是看選項中哪個單詞音標有誤,每題0.5,總共五道題……
好家夥,典型的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的那種。
單選之後是翻譯……三句漢譯英兩句英譯漢,每句1.5,共五題。
更有找出語法錯誤、七選五的升級版——九選七,秀得我頭皮發麻。
當然,想讓我說真香,還為時尚早……
“李伊文是90.5,你考前的豪言壯語還是打了水漂。”ie老師衝我無奈地笑笑。
好家夥,在我的固有認知裏不光是兩分的差距,還是80分到90分的劃界之分,讓我有點不能接受啊……
主要是其他四位同學發出了杠鈴般的笑聲,雖然不帶什麼惡意——班裏氛圍一直是友好融洽的,但準時(命運中)的打臉還是挺淦的。
罷了,我很快釋然:殘缺、遺憾也是一種美嘛,天底下哪有那麼多稱心如意的事情?李伊文是學霸,能算我追趕、向前的方向,這次我倆都算是正常、認真發揮,之前的測驗,我與文婆的分差都在五分左右,這次拉近,雖然還是沒能反超,但其實在高考之前,給了我挺猛的一記強心針……
啊,有必要提醒一下,說的是藥效挺猛,不是物理層麵上,把血管紮穿的那種猛哈……
“我英語的實力,絕不是130到頂!
自己還有更高的容錯率,也有衝擊更高總分的可能——在距離高考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這份鼓舞顯然是實打實的。
“小軒子別失落哈,抱一個抱一個……”
???
可能是文婆把“釋然”看成失落、沮喪卻強顏歡笑吧,因為我們初高中都是同學,還同過班級,她隻是環著手摟了摟我的肩膀,因為我們是前後排,中間還隔著桌沿呢,可以說比禮節性的擁抱更禮貌,誰也挑不出毛病,我隻是被嚇了一跳吧。
“我心眼有那麼小嗎?別到時候給他們留下我玻璃心的印象,那就不好了。”
被嚇一跳,還是有點緊張的,話頭也略衝了一點,沒來得及考慮那麼多。而且有意思的是,我反芻這一句,意識到自己說錯話的地方並非針對文婆的部分,而像是隨口的“到時候”……
到時候?到什麼時候?
馬上就要高考,與班裏的同學、初高中的好友見麵瘋玩還不夠,哪有剩餘的時間碰頭課外班的人?
開學之後,更是四散天涯,人又總是往前看的,大學的新同學,象牙塔中的邂逅……即便我們這個小班之中的關係,甚至要好過學校裏,同班隻是點頭之交的同學,過了九點半,這份緣基本就要結束,想想還是挺酸澀的。
有人會說互加聯係方式,可你們要是再往下細想一層呢?
“加了QQ好友,互換了手機號,能有多大用呢?”
如果考到了外地的大學,換個新手機號,或是時間一久,有一天在好友列表中無聊翻找,突然瞥見他們……
“要主動寒暄一下嗎?”
“問候完……還有什麼可聊、有意思的話題呢?”最後肯定還得尷尬收尾吧?
那問得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還是相忘江湖最合適嗎……
聯想到這些,我有些沉默,臉色並不陽光,大概大家也都心有所感,沒有一點起哄的意思。
“好了,雖然今晚沒有外教課,留給我們的時間相對充足,但還是要把任務先完成。”ie拍拍手,是她吸引我們注意力的老方式了。
“章啟軒漢堡吃完了吧,那我們就開始講評一下卷子吧。上節課已經提前說了,四篇閱讀理解的後三篇,包括一些單選題、作文選題,都是按照你們的要求,選了其他省市的高考真題,或是全國的四級題目……”
是的,你們以為負責我們這片分校、管我們新概念3的領導,她們就隻看在交學費比其他課程多,就額外給我們加夥食福利?
我們是因為有兩個附中人,高考臨近哪怕我不是重點班的人,心裏某處角落也有“我虐我寄幾”的抖m心態……
emm,這麼一想,似乎班上的其餘三人對我的落敗“幸災樂禍”,倒也不是不能李姐了?
反正領導心裏估計先納悶:“從來沒聽過這麼奇怪的要求。”想一會釋然了。
“又不是我考,加大力度?這可是你們說的,我隻管滿足就是了……”
突然覺得有、明白了,ie老師……或者說上頭出這套題的用意:對於我和李伊文,或是還有其餘若幹人,是高考前的一次hard模式考核。有了這個分數,至少麵對英語單科,我們有絕對的信心迎戰;而剩餘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