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上網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
但是風靡一時的網絡小說,還是這幾天才看完。
痞子蔡的文字很對我的口味,而且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省卻了分段的麻煩,
幾乎都是一句話一段,連帶著標點符號的使用也相應變得簡單起來.
分段和給文章加標點,可是我讀書時最頭疼的事了。
其實古人寫作都講究一氣嗬成文不加點的,但是發展到近代標點符號的作用可日趨重要了。
那要怪一些個自作聰明臉皮極厚的家夥,別人明明下了逐客令: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他偏要耍小聰明改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更絕的是清朝一書法家,在奉慈嬉太後懿旨寫時,居然漏寫了個間字,
好在他腦子還好使,當場在寫好的那副字上加了幾個標點,
把改成了名副其實的一首詞:
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慈嬉欣賞他的機智,饒他不死,還下令推廣使用標點。
這樣的例子老師給我們舉了很多,足以讓我充分認識到標點的重要。
但我一向馬虎,作文的時候卻老把它們遺忘,
老師提醒過很多次,可我總是"反反複複握不住一粒沙",
後來老師也聽了林誌穎的歌,知道了"千言萬語抵不過一句話"
每次布置作文還要加上一句:不得少於****字!
由於肚子裏的貨色實在有限,往往是文章寫到收官階段,
才發現離老師的要求還很遠,無奈隻好學習影視作品中的悲劇英雄,
全身都給子彈打成篩子了,卻硬撐著不肯倒下,
還要振臂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老師看後極度不爽,說仿佛從我的作文中隱隱散發出一股老太婆裹腳布般綿長的臭氣。
我就納了悶了:這可是上過無數次熒屏的裹腳布呀,
就是臭一點,我們也得忍著啊,
不然豈不是對英雄的蔑視?
新中國的建立,做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其中有兩件卻害我沒少挨老師罵:
一是規範標點符號的使用,二是叫女人不纏腳。(所以才會說老太婆的裹腳布)
在老師連綿不絕的口水攻勢下,試過多條路都行不通後,
我隻好廣招標點占山為王,明明可以一口氣說完的話,
我把它鋸成四五截再放到作文中,總算解決了不得少於****字的問題。
爸爸是木工,鋸子從小我就用得得心應手,
不過看到那冰糖葫蘆樣的作文,我心裏還是很有些不安的。
直到我第一次接觸成人小說,這種不安的感覺才消失,
看了那本書,我知道了強中更有強中手。
盡管整本書中省略號占了1/4以上的篇幅,它還是很搶手,幾乎班上的每個男孩都看過了。
從此,班上流行"冰糖葫蘆".
"沒有最強,隻有更強",那本書最終給老師繳獲,並從中發現了"冰糖葫蘆"流行的根本原因,
命令全體男生將它撕碎,"要象省略號那麼細!"
完事後,還要大家在一周內完成一篇作文:----不得少於一萬字!
按一個作文本15*12*2*16=5760字來算,差不多要寫滿兩個作文本。
老師的臉板得象白皮,我們知道是沒有商量的餘地了。
寫完家裏所有的成員,一個本子還剩一大半,
麵對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以前屢屢單騎救主的符號們失去了往日的風采,
好在我家離學校遠,硬著頭皮又把天堂裏的爺爺奶奶拉到凡間受一次輪回之苦。
爸爸在我的安排下改行做了養殖專業戶,這樣家裏就平添了不少特殊的成員:
小狗旺財,小貓咪咪,小兔子乖乖......
那時還沒有《唐伯虎點秋香》,我就楞沒想到應該寫一寫小強。
饒是如此,我還是涉險過關.直把一些平日和老師混得很熟彼此知根知底的同學氣的七竅生煙.
等到終於過了為應試而作文的年紀,我很快就找到了一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