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第35章 同文四(2 / 2)

“九師兄跑哪兒那麼遠?”宋念念作為師兄弟妹們的大後方,醫藥專長多,支援輔助也多,誰要出門準備一趟,回來維修一趟,路途經曆了什麼都拋不開他們丹淩,基本就是八卦合集,師門上下的行蹤她都知道得七七八八,想著想著,塞包的動作一頓,立刻轉頭一瞪,“九師兄不是去”

她話音未盡,轉頭便見著憐天獨笑笑著看她,絕劍峰上下都是弟子,不講尊卑,裏外都闖都爬,此刻屋外還有人喊著聲有人應和,書同文在旁側,也一臉莫名其妙地看著她,她把後半句話吞下去了。

憐天獨看她突然諱莫如深起來便覺得好笑,但還是應著她的話:“小九之前幫我找的東西有了眉目,現在遇到了點兒麻煩,我去接他。”

宋念念和這群人同門多年,對自己同門師兄弟們‘萬事不決叫師兄’的秉性可太清楚了,可憐天獨作為大師兄自力更生多年,若是憐天獨跑一趟能了的事,一開始也便不用托九思者忙活。她皺著眉道:“這事,掌門師兄知道嗎?算了,要不還是我陪你跑一趟”

憐天獨趕緊按住她,笑著勸她道:“走這一趟說不好要耗上久些時日,你要是也一起去了,可真就沒人看家了。”

“再者”憐天獨說,“有些事涉及我的因果,隻得靠我自己了結,旁的人幫不了我的。”

宋念念看著他欲言又止,沉思良久,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送走了宋念念,憐天獨問書同文:“同文,九思者在術法研究上頗有心得,連他都被困旬中漠,這一趟去旬中漠少不得風險,你要同我一起去麼?”

書同文去與不去其實兩可,他心中其實更偏向去,作為家裏蹲傳承的後輩,這對一個學術黨來說可頗為不易,這個稍顯反常的內心傾向不得不讓他猶疑了一會兒,就聽得憐天獨特意來問。

書同文察覺到其中的不同之處,抬起頭,問道:“師尊為何特意囑我?”

憐天獨問他:“你還記得遏空嗎?”

書同文點頭,他自然不可能忘記引他入道的遏空大師。

憐天獨解釋說:“那時你人廣陵招生大會,遏空看出了你與廣陵有緣才積極推薦我跑動,你也確實與我有師徒緣分,但那是你與我之間的緣分,你與廣陵的緣,卻是該落在九思者頭上的。”

書同文:“???”

書同文恍然大悟:“所以師尊你老問我為什麼不跟九師叔專業對口!”

憐天獨:“”

憐天獨:“也不是,這個是真的專業問題。”

憐天獨持續眼觀鼻鼻觀心:“總而言之,人生之天地,縱使前途莫問,必然要有來處和歸路。”

書同文便看著他。

兩百年廣陵生,他或許從此魂歸廣陵,無論去往何方,提及歸處,總會想想廣陵怎麼走回去。可來處呢?

——是那個世俗鄉野中多子多窮,愛惜兒子又貪婪無知的小人家?亦或是三十年的佛門淨土,燙在心上的戒疤?還是某顆菩提下的光與影,由此走向了一生的歸處?

憐天獨說:“你之前不認得九思者,卻有一段前塵,雖然未必因你結下,最好還是該了了因果。”

因果未結,來處無定,總歸是危險。

兩百年的書同文還在求道中蹉跎,卻聽憐天獨講:“你若想入道,天地間必得有魂歸立足之處。”

學術之星書同文,從來隻在理論上掙紮研究,以至於術法前途緩慢,入道困難,差些轉行符陣法一道,這時候突然要他了因果結來處,就是讓他突然轉實戰,實屬勉強。

但憐天獨雖然鼓吹‘量變是質變的前提’,以多學多練為教學任務核心思想,卻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手把手指導式師尊,因學施教施得天馬行空,平時指導歸指導,是不太幹涉弟子們的學習發展方向。書同文若想了因果,當然是趁著有憐天獨打底帶隊的時候最好,錯過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書同文仔細思考,最後同是點了頭。

隻是書同文仍不解地問道:“可在入廣陵前,我確實並不認識九師叔,別說因緣,就是一麵之緣都沒有,這因果能起於何處呢?”

書同文想著,隻覺得匪夷所思,又知道憐天獨是不會在這種地方跟他開玩笑的,他想得荒謬,想到了凡俗的某種說法,突然笑起來:“難道人真有前世今生之說?”

憐天獨看著窗外,突然正色道:“沒有。”

斬釘截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