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第44章 癡心(1 / 2)

十淵劍尊在世五千多年,作為驚才絕豔的二代弟子最後一人,於他飛升後,廣陵二代弟子終於死的死,飛升的飛升,集體畢業,三代弟子所剩無幾,四代弟子又還在發育中,廣陵一時間斷代斷得空前絕後。

那時修仙環境嚴苛,大家都愛聚在一起玩生死時速。盛名在外,又囊括了大量資源的廣陵一直都是被仙門中人隱晦針對的對象。入了廣陵並不是什麼坦途大道,反而更要麵臨來自諸多方的威脅和嫉恨,在廣陵內開心修煉還好,一出了山門遊曆修煉,常常是生死有命,朝不保夕。

嚴苛的環境下,廣陵沒什麼拿不出手的弟子,拿不出手的基本一出門就回不來了。可同時也造成了廣陵人脈不豐,門內中流砥柱幾乎為青年一代的弊端。

原先十淵劍尊坐鎮廣陵時還好,有些人有不安分的想法礙於十淵劍尊,也隻敢在背地裏暗戳戳地使點兒壞。十淵劍尊一飛升,什麼妖鬼牛神就都開始活躍了起來。接任廣陵掌門之位的是時年不足七百歲的伯容謙——七百來歲,在修仙的盛世裏千多歲的大能數不勝數,萬年以上老叟也能逮出一兩個,七百的伯容謙算是個小輩,甚至是個奶娃,無論他修煉的前程再怎麼飛速。

廣陵上無可坐鎮門派的長輩,下有一大堆嗷嗷待哺的奶娃群眾,能頂事之人幾乎都與伯容謙同代,麵對外來諸多威脅,廣陵這上下一體就成了個抱金的三歲小兒,不少人大膽的想法也就開始活泛了多。

十淵劍尊說他把廣陵事業做大做強這話不假,可精英事業對於小輩們而言這爛攤子也是貨真價實的,伯容謙想過局麵也許會很難頂,沒想到這麼難頂。幸虧他還怪爭氣,一頂就頂了千多年,也沒讓廣陵墜了威名。

實際上,十淵劍尊飛升沒到百年,仙門內就發生了一場長達百來年甚至牽涉塵寰的末法之戰,受災麵積之廣大,讓當時仙門的許多老不死紛紛壽不終也就寢,無數精粹仙法奧妙道途就此成為絕響,不是失落就是銷毀。許多大門大派銷聲匿跡,家族式和散裝一對一式教育走上舞台,逐漸和門派集中供養式教育形成鼎立局麵。

同時,也因為牽涉太廣,許多門派內寶貝的長老前輩們掛得七七八八,以至於仙門中千多歲的毛孩青年成為新一代中流砥柱,和廣陵的狀況半斤八兩。到了憐天獨那一代,百多歲千多歲有丁點成績的毛孩已經能被成為當世大能了。伯容謙每每想起此,總是感歎生不逢時。

曆經的幸存者回想,會發現那陣日子竟是修仙盛世的最後一段尾聲。

廣陵作為當時絕大多數人無論各種意義上的目標,在這場末法之戰中首當其衝,掌門伯容謙下令封山近五十年,山內弟子必須抱團出行包括上廁所,各峰之間以索道相連,必留求證道果者坐鎮,以便相互之間及時救援。盡管如此,仍是死傷精英弟子無數,法寶財物損失近半,一座峰山成為死地,僅存的那幾個三代弟子也翹得差不多了。

封山的五十年間,掌門伯容謙提著一把半人高的長刀立在斷塵緣之上守門五十年,五十年間,未嚐一敗,未退一步,刀碎近萬把,瑤月尊者由此聲名大噪。從那之後,瑤月尊者才是真正的取代了十淵劍尊之位,成了廣陵的代名詞。

那時候伯容謙還不叫和真人,他實在是懶得取道號,廣陵曆代掌門都居住於瑤月峰上瑤月殿,他就幹脆搶了前人的道號直接叫瑤月,被人盛名瑤月尊者。

末法之戰後,瑤月尊者道果臻滿,卻因右手三筋受創不再用刀,常常是順手捏來什麼東西,以物替劍,常用劍訣。瑤月尊者是用刀的大家,他最得意的創作卻是一套劍法。

叫“前塵莫問”。

行刀勢走劍法,可斬前塵,不必過問。

末法之戰後仙門元氣大創,彼此間相安無事了幾百年,修生養息的廣陵也漸漸有所好轉,直到某一日開始,仙門各地出現了部分仙緣之人無故失蹤之事。

仙緣仙骨向來是仙門中常處於爭端之中的話題,仙緣仙骨俱全才可求長生。凡俗之人想求仙緣,仙緣之人想求仙骨,仙門中多的是為凡俗賦予仙緣仙骨的課題,手段百出試驗多樣,反正至今也沒有成功,死人倒是死了一大批,涉及人體/試驗的這類課題最後幾乎成了禁忌。

末法之戰後仙門人口銳減,各門各派各家族一個子兒都寶貝得不得了,別說是仙緣之人,就算是凡俗也盡量不去打擾,以期哪天隨機發放的仙緣又可花落誰家。突然發生的仙緣之人失蹤案件讓本就人口稀少的仙門雪上加霜。

廣陵附近也有幾次仙緣之人失蹤事件的發生,劫人劫到廣陵頭上來,廣陵門人自然不能當無事發生,況且廣陵大門大派有連帶庇佑責任,附近山腳出了事也是歸他們管。瑤月尊者當時懷疑是末法之戰的餘孽在生事,廣陵門人在外遊曆者多,門中頤天真人、雪藏真人又都在閉關,他不好打斷師弟妹們閉關,但也不怕人偷家,瑤月尊者一番思量後決定親自下山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