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朝,弘宣十五年。
江南水患嚴重,當地官員救援不及時,又拒絕開倉放糧,視人命如草芥,以至餓殍遍野。之後流民暴動,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到處搶奪物資,襲擊衙門。
此事越鬧越大,再也隱瞞不住,驚動天聽,弘宣帝聞之震怒。罷免當地多數官員,最嚴重的甚至被斬首示眾。再調兵壓製暴民,開倉放糧賑濟災民才平息民憤。
又讓吏部派遣得力官員前去主持大局,再補足空缺官位。命戶部撥款賑災,工部去搭建房屋堤壩。
此番龍顏大怒,官員們不免戰戰兢兢,如坐針氈,生怕也被罷免回家種土豆。這種時候,大家皆是安分守己,誰也不敢出差錯。
不過……偶有例外,例如現在。
“沈郎中。”
陛下身邊的掌印太監趙西走進戶部,看向戶部唯一的五品女郎中,說:“陛下宣您去勤政殿。”
大寧允許女子參加科舉考試,入朝為官。隻不過女官數量極為稀少,並不多見。
女官正在桌案前處理公務,看起來不過桃李年華,杏臉桃腮。聞聲緩緩站起身來,聲音猶如珠落玉盤:“敢問趙公公,可知陛下傳召微臣所為何事?”
她是戶部唯一的女官,備受矚目。更何況趙西都來了,眾人難掩好奇,看似在各自忙活手頭的事,實際上都在豎起耳朵偷聽。
此事朝野上下皆知,倒也不是機密。趙西一甩浮塵,板著那張敷著□□的臉,“李禦史上奏,說有證人目睹您與平郡王在靜安寺發生過衝突,有對其行凶的嫌疑。”
昨夜有人在靜安寺發現了平郡王的屍身,這事傳的滿朝皆知,眾說紛紜。
好巧不巧的是,昨日午後,沈嬈的確在寺內碰見了平郡王。說來也倒黴,那所謂的衝突,是因為那登徒子意圖調戲她。
不曾想他死了,還不忘給她添堵。
趙西走後,有同僚抱著賬本走過來,小聲說:“今日陛下在朝堂上說此事涉及謀害皇親,案件過於重大,交由北鎮撫司,錦衣衛指揮使辦理。”
他說完滿是眼中滿是憐憫,錦衣衛掌印指揮使啊,落到那個閻王手裏,哪有好端端走出來的?更何況是這麼個嬌弱女子。
也許別人會怕謝槿,沈嬈卻是半分都不懼,反而鬆了口氣。
畢竟,誰會怕自己的相好啊?
沈嬈盤算著如何渡過此劫,不疾不徐走在宮道上。在路上碰見了運送蔬菜瓜果的宮人,心下頓生一計。順手討要了洋蔥,笑眯眯給了對方一錠銀子。
雖說她對言官那副勸諫不得,就要死要活的作風嗤之以鼻。但偶爾拿來用一用,也不錯。
-
勤政殿。
沈嬈姿態端正站在殿中,乖順的低垂著眉眼。她身形瘦弱纖細,顯得有幾分弱不勝衣。
那張臉清麗可人,初發芙蓉,眉眼間有幾分媚態,又純又欲,濯清漣而不妖。
待見到弘宣帝進來後,才跪拜在地,行了個大禮,“臣沈嬈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弘宣帝今已四十,卻仍舊精悍俊逸,不見半分老態,穿著金龍出祥雲的龍袍,更顯威嚴,他慢悠悠走到案前,聲音威嚴:“你可知朕傳你所為何事?”
他盯著殿中跪著的女子,年少科舉高中狀元,才華橫溢,該是前程似錦。
隻可惜她那位做過首輔的父親,因謀逆罪,在詔獄中畏罪自殺,全家滿門也被抄斬。
若不是免死金牌和那群老臣聯名上奏求情,她怎能留在朝中繼續為官。
沈嬈聽後慢慢抬起頭,眼眶發紅氤氳著水汽,人畜無害:“臣略有耳聞,可是因平郡王之事?”
弘宣帝麵無表情嗬斥:“你膽敢謀害平郡王,可知罪?”
“臣不知!臣無罪!”沈嬈仿佛受驚似地,猛地臉色煞白,也不知是因為恐懼還是悲憤,眼淚奪眶而出,吧嗒吧嗒砸落在地。
弘宣帝沒想到她眼淚落的如此迅速,銳利的目光落在她身上,“那你可否能自證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