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冰怡問道,“有沒有地圖啊?光聽你說,我不明白具體情況。”
“有!”說著張隼找來了一張地圖,並給他解釋道,“這是上周才做好的情況簡圖,大體上藍色是已建起成,綠色為正在建設中,黃色為計劃中。”
周冰怡一邊看地圖,一邊問道,“這個計劃到底誰弄的呢?”
張隼回答道,“大家討論研究決定的吧,反正不是拍腦袋決定的,我們考慮了多方麵因素。”
周冰怡仔細研究了一番之後,得出一個結論,“以未來的水庫為核心,把各單位分散到周邊的山穀中,大集中小分散,規模還不小。煤礦等算是附屬單位,因地而建,方案還是相當合理的。”
“現在的問題是怎麼辦?有技術限製,沒想建什麼無線網絡,用不了手機,基本就是固定電話,還沒有自動交換機,那麼主要幹線網走勢,人工交換台的位置都要考慮一下。”
周冰怡點了一下頭同意,“我需要製定相關的方案!”
張隼補充道,“施工問題的體力活有人幹,技術活歸我們了!”
“無所謂了,我們就這麼幾個人,不幹也不行了!”\t周冰怡反正也是想明白了,這些就是他們的活,不幹也要幹的。
這時張隼想起一件,隨手拿起筆劃一下,並說道,“這個有鐵礦的地方要考慮一下!”
周冰怡又發現了一個問題,“鐵礦不應算黃色的嗎?”
張隼解釋了一下,“馬上要變綠色,民團已經出發,正在歸蕩這一地區。”
周冰怡有點憂心,於是提出,“距離這裏可不算近了,好象還沒有正經的路。”
張隼不知道這位的想法,看有困難,立即把問題解決的辦法說了出來。“有一條大車路要繞遠,還隻能到達附近,但是我們會修路的。”
周冰怡一看躲不過,也不在糾結了,“那麼煉鐵廠也可以建了吧。”
“準備的差不多,隻差人力了。”
“還缺人手嗎?”周冰怡關心的問了一句,這也是她最關心的事。
張隼回道,“事情太多了,缺人很正常的事情了!”
也許要建立一個通信網絡不是一件容易,可是對於援助團的搞個計劃相當容易,他們搞出基本計劃,其他人再提一下意見,簡單修訂一下,方案也就確定下來了,剩下的就是施工了。
這事才是真正的麻煩,既便是一個逐步施工的計劃,也不是一天二次可以完成。
張隼在機械部尚有工作,隻有周冰怡自己負責整個項目,好在有關施工工作隻是不用她趕體力活,隻要確定施工的要求,負責技術上的工作,具體施工有人負責。
他們從長遠考慮,主要幹線要埋入地下,不用架空杆,如此一來,挖溝的話不少,於是朱大翰來了,他手下的一個工作隊負責這一工作。
如今朱大翰為戰俘營管理員,也就是李家鎮的監獄長,在許多人眼中是一個惡魔一樣的存在,但是在大家眼中,這位可是勞苦功高,改造俘虜不是一件簡單事,不是光施威就行,還得搞管理。
朱大翰派出來的自然是俘虜工作隊。
這一天為施工的第一天,朱大翰生怕有點什麼意思,決定親自來監管一下施工,反正他是不用幹活,與同樣不用上陣的周冰怡一起聊天,她對於努力工作中的所謂勞工有點興趣,發現他們的人數達到40多人,每個人分一段,開始挖溝了,可是看守不多,於是問道,“你隻帶了三個警衛能行嗎?”
朱大翰笑著解釋道,“警衛是保護你的,他們不用管。”
周冰怡不相信道,“不用管?”這些人怎麼這麼好,連管都不用管,這是真的嗎?
“我們抓到的俘虜也是分等級,待遇也不一樣,通常服一段時間的勞役算是懲罰,隻要滿足一定條件可以釋放,或許還可以獲得一份工作。”
朱大翰緩了一下,又說道,“今天來的這批馬上就可以獲得自由,現在表現好一點,有利於分配工作,到底去什麼地方有講究的。現在逃跑是傻子,胸就算趕他們走,他們也不想走了!”
周冰怡不明白的問道,“他們不會去其他地方,為什麼非要留下嗎?”
朱大翰不得不費點口舌說了一下,“這個你就不知道了,最初是強製勞動,表現好了提升待遇,看守也就取消了,最後直接變職工,拿工資。我們給的待遇看著不高,但是對他們有吸引力,不是誰都喜歡打打殺殺的,對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更沒有懷念的,這裏可以給他們一個安穩的新生活。我們主要的勞動力就是俘虜,現在的幾個單位,道路施工隊,煤礦,水泥廠的員工基本都是成建製轉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