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末的北京城裏,春天的氣息已經很明顯了。
一群學生舉著抵製日貨,堅決消滅日本侵略者的標語從街道上走過,剛好看到一輛掛著總參牌照的黑色美國小汽車停在路旁,不禁放慢了腳步,對著汽車多喊了幾句口號,看看車裏的人沒有出來的意思,就舉著旗幟離開了。
共和國總參謀長顧雨坐在後座上,苦笑著想:“要是喊口號就能解決問題,那可有多好啊。”
學生隊伍逐漸遠去,司機才又發動車子,緩緩向另一個方向駛去。
東北大戰方酣,沒人想得到顧雨會在這個時候離開總參在北京城裏閑逛。事實上,他剛剛去見了黃有為。
顧雨和黃有為的關係絕對說不上好,但是也絕對不像人們想像中那麼差,所以顧雨如果有什麼難以決斷的事情,還是願意相信黃有為的判斷。
回到自己在總參的辦公室,作戰局長孔璋聞訊而來。
顧雨宦海沉浮這麼多年,沒什麼驕人戰績卻能熬到總參謀長的位子上,想從他的臉上看出什麼消息來那純粹是癡心妄想,所以孔璋直接問:“他怎麼說?”
顧雨知道這幾天孔璋身上承擔的壓力,也不和他繞圈子,立刻回答道:“他說吳畏是個善於創造奇跡的人。”
孔璋有些惱怒的看著總參謀長,“奇跡到能用四千潰兵擋住日本人的一個師團?”
“不管你我信不信,看起來日本人是相信了。”顧雨說道:“你沒聽說日軍的第二師團已經準備繼續登陸了嗎?”
孔璋心說我怎麼可能不知道?上午的時候是誰因為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像是被火燒了眉毛一樣去見黃有為?他皺眉說道:“您是說這個消息是假的?”
“這我怎麼知道?”顧雨說道:“我又不是吳畏,可以沒事自己去敵人防線後麵看看。”
他端起茶杯,看著碧綠茶水中載沉載浮的針葉,輕聲說道:“我隻是說,從前我們情報部門的效率可沒這麼高,他們一直被日本人牽著鼻子走,難道這次他們變聰明了,能提前知道一些消息。”
直到從顧雨的辦公室裏出來,孔璋仍然沒有弄明白總參謀長的意思,顯然顧雨認為日軍第二師團登陸是假消息,所以才不允許動用第四師出關。但是無論從那個方向來看,日軍不可能長久頓兵於遼陽城下,除非他們是虛張聲勢。
想到虛張聲勢這個詞,孔璋的心裏一動,黃有為說吳畏善於創造奇跡,如果他真的能夠拖住第一師團呢?如果日軍第二師團登陸不是假消息呢?
他一瞬間突然明白過來,並不是因為黃有為相信吳畏,所以顧雨相信黃有為,這才不許第四師出關,而是因為顧雨看出來日軍提前傳出第二師團調動的消息不是假的,這是日本人有意放出來試探國防軍反應的試手,很顯然,遼陽城卡住了日本人的喉嚨,吞不下吐不出,所以才不得不動用第二師團,但是看起來日本人很不甘心,所以才提前放出風聲,指望國防軍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遼陽去。
這是一個驚人的消息,總參上下都相信日本人有更多的戰略企圖,但是戰爭有時候打的就是陽謀,就算你看出了對方的意圖,沒有實力也隻能眼瞧著對方一點點的向目標邁進,卻無能為力。
因為沒有人想到吳畏真能拖住第一師團,所以孔璋才會領會錯了顧雨的意思,畢竟他沒有和黃有為共過事,自然也沒有顧雨等人對黃有為在戰爭方麵的信心。
孔璋皺了一下眉,想起一個近來偷偷流行的傳說,從前海軍的人想效仿日本單獨成立海軍部,隻不過因為實力不濟,所以才一直卡在那裏不上不下,現在顧雨終於有機會收拾自己的老對手,好把海軍的兩個艦隊真正收於旗下。所以第四師進關,是因為顧雨要留著對付黃海艦隊的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