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灘頭激戰(1 / 2)

第一批上岸的是二團一營的士兵。因為運量的關係,每一個批次隻能運送一百五十餘人。

按照陸一師指揮員位置前置的原則,一營長張亮也在第一批登陸的士兵中間。

早在旅順海邊演習的時候,陸一師的士兵們就已經發現,當小船靠向海邊的時候,因為海水逐漸變淺,劃船前進的速度會逐漸變慢。所以當換乘的小船靠近岸邊的時候,最快的辦法就是下船涉水而行。

而當第一團從朝鮮半島撤退下來後,總結出的經驗裏也包括到達淺水區後盡早涉水,不過這條經驗並不是從速度上來考慮的。而是因為換乘的小船數量有限,應該盡可能的減少占用時間,好讓小船早點回去,以便接送更多的士兵上岸。

說實話當時張亮並不怎麼相信這個理論,因為據他所知,一團上岸的時候並沒有遇到日軍的任何抵抗,他們上岸後甚至需要主動去搜索敵人。

但是無論如何,一團擁有了一次實戰經驗,就算沒有敵人在旁邊開槍打炮,人家那個也是實戰,從心理上就和演習不同,沒準總結出的經驗很有用也說不定。

所以張亮在登陸的時候,還是采用了一團總結出的這個理論。

但是一下水他就發現不妙,岸上出現了日軍的岸防部隊,而且小鬼子的槍法明顯不錯,在岸上遠遠的開槍,卻總能打中涉水前進、行動遲緩的陸一師戰士。

不斷有人中槍的情況下,戰士們的動作就開始慌亂起來,很多人的背包和步槍都泡在了水裏。以張亮的經驗,他們的武器彈藥的防水性能可不怎麼樣。

偏偏在遭到小鬼子射擊的時候,他們還沒有辦法還擊。

泡在海水中的時候,身體很難站穩,更別提構成瞄準基線,這種情況下,射擊四五百米遠處的目標,就實在談不上準頭。

而且站在海水中射擊,也會阻擋身後的人上岸。

所以張亮和兩個連長一麵奮力向岸邊跋涉,一麵大聲要求士兵們加快速度,不要在海水中停留。

幾十米的淺水區在彈雨中就像長得永遠到不了頭一樣。差一點耗盡了張亮的體力,他率先登上了岸邊的沙灘,然後彎著腰衝到一道被潮水衝擊出的棱坎下,飛快的檢查了一遍自己的步槍。

剛才在水中的時候,他一直把步槍舉在頭上,雖然這個姿勢讓他前進的速度受到了影響,但是這至少保證了手中武器的可靠性。

身邊不斷有士兵衝上來,然後用摔倒一樣的姿勢撲到棱坎下,張亮看到自己的一個連長也衝了上來。

他舉槍向著遠處不停射擊的日軍陣地還擊,連續扣下幾次扳擊後,他清楚看到一個日軍士兵身體一震,從藏身的小樹後麵摔了出來,倒在地上一動不動。

他打空了槍裏的子彈,翻身躺下來,一麵從子彈袋裏掏出一個彈板壓進彈倉裏,一麵大叫道:“二毛呢?”

二毛是他另一個連長的綽號。

“我看到他好像中彈摔倒了。”那個連長叫道:“但是沒看到他從海水裏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