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我有用(1 / 2)

關於女詩人的觀點吳畏沒敢說出來,因為他身邊就站著一個如假包換的女詩人,而且在國內頗負盛名。而且考慮到呂蘭清剛剛對自己表現出了強烈的愛慕之情,吳畏真不好意思把她也歸結到精神病那一類去,要不然他就得琢磨到底是精神病會喜歡自己還是喜歡自己才會變精神病了。

吳畏哲學一向不好,最喜歡兩刀論,這麼複雜的思辨還是留著給俄共的同誌們吧。

不知道是因為呂蘭清的存在讓俄國女人感到了安心,還是對吳畏這個最早發現她的人心存好感。所以女人倒也沒有繼續保持沉默,很快就向吳畏說明了自己的身世。

這個女人名叫索菲婭,本是莫斯科一個破落貴族家的獨女。在父親病亡後,她的家庭徹底沒落,不得已嫁給了一個年青的軍官。

但是俄國南北開戰後,她丈夫所在的部隊被派往前線,從此杳無音信,索菲婭帶著女兒在莫斯科過不下去,打聽到丈夫的部隊在基洛夫附近,於是把房子抵押出去,借了一筆錢,一路輾轉來到了這裏。

在這裏,她終於找到了自己丈夫的部隊,卻在丈夫昔日同僚的口中得知了丈夫陣亡的噩耗,最讓她感到傷心的是,她的丈夫早在去年尼古拉大公圍攻斯韋爾德洛夫斯克的時候就已經戰死了,而索菲婭在莫斯科的一年當中,竟然絲毫沒有得到任何消息。

索菲婭丈夫的戰友們對她倒還算不錯,湊了一點錢讓她回莫斯科繼續生活,但是索菲婭並不想再回到那個地方了。她希望找安靜偏僻的地方住上一陣子,等到戰亂結束。

還沒等這個計劃得到實施,這支駐軍突然接到命令,向喀山方向集結。她丈夫的戰友們沒辦法帶上她,隻好留給她一些生活用品後離開,其中自然包括她身上的大衣和那支被吳畏奪走的手槍。

索菲婭受過良好的教育,有獨立的思考能力,所以對於北方政府的看法並不像南方政府宣傳的那麼糟糕。但是出於一個女人對於戰爭的厭惡,自然也不會喜迎王師,所以才會在開始的時候表現得很不合作。

對吳畏講完這些後,她向吳畏問道:“你們會去追擊我丈夫生前的部隊嗎?”

吳畏心中一動,反問道:“他們離開多久了?”

索菲婭誤會了他的意思,有些惱怒的閉上了嘴巴。吳畏笑了一下,向她解釋道:“我們不會去喀山,除非某支部隊擋住了我們的路。”他看著索菲婭,問道:“你覺得他們會擋住我們的路嗎?”

索菲婭遲疑了一下,搖頭說道:“他們昨天就已經離開了,現在應該已經到達喀山了。”

吳畏點了點頭,禮貌的向她告辭。離開的時候看到索菲婭欲言又止的樣子,奇怪的問道:“還有什麼事嗎?”

索菲婭遲疑了一下,說道:“能給我一些食物嗎?”她說道:“軍官們留給我的麵包被村民搶走了。”

吳畏愣了一下,疑惑的說道:“你當時沒有拿出槍嗎?”

索菲婭遲疑著說道:“我沒辦法向他們射擊。”

吳畏攤了攤手,“我會讓人送一些過來。”

告別了索菲婭之後,呂蘭清問道:“她最後說什麼?”

吳畏向她解釋了一下後,歎道:“再強大的武器,掌握在不敢使用它的人手中也和廢鐵無異。”

“那證明她很善良。”

吳畏笑了起來,“多少惡行借善良之名而行!”

呂蘭清被他咽了一下,不願意再糾纏這件事,又評價道:“至少我覺得她很勇敢。”

吳畏看了她一眼,皺眉說道:“你覺得她眼睜睜看著別人奪走食物,讓自己和孩子陷入危險當中是勇敢?”

“也許她隻是不想激怒對方。”呂蘭清為索菲婭辯護道。

“退縮之會讓對方得寸進尺。”吳畏不以為然的說道:“如果由此讓對方得出錯誤的結論呢?那個時候隻會造成更大的危險。”

呂蘭清足夠聰明,不用吳畏舉例說明就猜到了他的意思,想了一下又說道:“至少她跋涉了上千公裏來到這裏。”

“你覺得是什麼樣的情況會讓她下決心帶著五歲的女兒離開熟悉的地方到前線來?”吳畏問道。

呂蘭清愣了一下,不高興的說道:“你總是傾向於陰謀論嗎?”

“不。”吳畏搖頭說道:“我隻是不習慣相信陌生人。”

回到臨時布置的團指揮部,呂蘭清不甘心,又找了個翻譯借口給索菲婭送飯回去了。反正她和獨立團的炊事班都很熟悉,又是部隊當中唯一的女性,提前弄一點吃的東西也沒人會在意。